2025年小米的代工厂有几家

2025-05-06 14:37:22  阅读 9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小米的代工厂布局呈现出多元化和动态调整的特点,其合作厂商数量与业务扩展及供应链策略密切相关。结合公开信息及行业分析,以下从不同产品线和业务领域展开说明:

一、核心产品线的代工厂


1. 智能手机


  • 传统代工厂
    小米手机的主要代工厂仍以富士康(鸿海精密)英华达为主。富士康负责高端旗舰机型(如小米 14 系列)的生产,英华达则承担中低端机型(如 Redmi Note 系列)的制造。此外,比亚迪电子在 2024 年后逐步扩大合作,参与部分中端机型的代工。
  • 新兴合作
    2025 年,小米与卓翼科技在 AI 眼镜代工领域深化合作,后者同时为华为、苹果提供服务,技术能力和产能得到验证。

2. 智能家电


  • 空调
    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于 2025 年 11 月投产,初期聚焦空调品类,实现自研自产。但在此之前,部分空调产品仍由TCL美的等外部厂商代工。
  • 洗碗机
    小米生态链企业宁波轻美电器在张家港建设洗碗机智能制造项目,作为米家洗碗机的唯一合作伙伴,规划年产 50 万台。
  • 其他品类
    电视、冰箱等产品仍依赖兆驰股份京东方等代工厂,但小米正通过自建工厂(如武汉基地)逐步减少对外部代工的依赖。

3. 新能源汽车


  • 自建工厂
    小米汽车北京亦庄工厂一期已投产,二期于 2025 年年中竣工,总产能提升至 35 万辆 / 年。武汉东风工厂则负责部分车型的生产。
  • 潜在代工合作
    尽管小米坚持自建工厂,但行业分析指出,其可能与北汽蓝谷长城汽车等车企探讨代工模式,以快速扩大产能。

二、生态链与新兴业务的代工厂


1. AIoT 设备


  • 智能穿戴
    小米 AI 眼镜由某未具名代工厂独家生产,该厂商同时为苹果、华为供货,2024 年业绩增长 162%。
  • 智能家居
    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仍由石头科技云米等生态链企业代工,但小米通过武汉实验室和自建工厂强化技术闭环。

2. 汽车零部件


  • 电池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小米汽车提供电池,亿纬锂能参与配套。
  • 电控系统
    汇川技术精进电动分别供应驱动解决方案和电机。

三、供应链策略的变化与影响


  1. 自建工厂的崛起
    小米在武汉、北京等地的自建工厂(手机、汽车、家电)逐步投产,2025 年产能占比预计超过 40%,减少了对传统代工厂的依赖。
  2. 代工厂的角色转型
    部分代工厂从单纯制造转向 “研发 - 生产” 一体化,如卓翼科技参与小米 AI 眼镜的整机研发,轻美电器与小米共建实验室。
  3. 区域布局优化
    小米在长三角(张家港)、华中(武汉)、华北(北京)的工厂集群,推动供应链本地化,降低物流成本。

四、代工厂数量的综合估算


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惯例,2025 年小米的代工厂数量大致如下:

  • 智能手机:3-4 家(富士康、英华达、比亚迪、卓翼科技)。
  • 智能家电:5-6 家(TCL、美的、兆驰股份、轻美电器等)。
  • 新能源汽车:2-3 家(自建工厂为主,潜在代工合作方待定)。
  • AIoT 设备:8-10 家(涵盖生态链企业及外部供应商)。

总计:约 18-23 家代工厂,其中核心厂商(如富士康、英华达)占比约 40%,生态链企业及新兴合作伙伴占比 60%。

五、数据说明与未来展望


  1. 信息局限性
    小米未公开 2025 年完整的代工厂名单,部分合作信息来自行业推测或第三方报道,可能存在误差。
  2. 动态调整
    随着自建工厂产能释放,小米可能进一步缩减代工厂数量,或转向 “核心代工 + 模块化生产” 模式。
  3. 行业趋势
    新能源汽车和 AIoT 设备的代工需求增长较快,未来代工厂数量可能因业务扩展而波动。

建议关注小米官方公告及供应链行业报告,以获取最新信息。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884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