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发生碰撞后并不一定容易起火,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具体分析如下:
从电池特性与技术角度看
- 锂电池自带风险:目前大部分电车采用锂电池组,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在受到强烈撞击时,电池包可能会出现内部短路、机械损伤,导致电池内部温度迅速升高引发热失控和自燃。比如三元锂电池在极端碰撞等情况下就容易发生热失控。此外,电池结构在高速碰撞中可能破碎或泄漏,其可燃性电解液一旦泄漏遇火就会燃烧。
- 电池技术进步与保护措施:电车配备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可实时监控电池状态,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切断电源或降低功率输出。同时,电池包采用高强度外壳和防护材料,还有隔热材料、冷却系统和防火隔层等多重安全防护措施。
从车辆设计与安全标准角度看
- 设计缺陷增加风险:如果车辆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电池保护,碰撞时无法有效分散能量,电池就易受到更大冲击,增加起火风险。
- 安全标准严格:国标18384和31498强制要求电池包和模组单体在试验结束后保持安全,无爆炸和起火风险,经过官方认证的电动汽车在正常碰撞中,起火的风险相对较低。
从实际数据与概率角度看
- 个别案例引发关注:确实存在一些电车碰撞后起火的案例,比如林志颖驾驶的特斯拉ModelX发生碰撞后起火,引发了广泛关注。
- 整体起火概率较低:据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监测与管理平台的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是0.0049%,2020年至今起火概率下降为0.0026%。而公安部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中,传统燃油车年火灾事故率约为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