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小米汽车(Xiaomi Auto)仍然是小米集团(Xiaomi Corporation)旗下的核心战略品牌,由小米集团 100% 控股,法定代表人为雷军。这一品牌归属在小米汽车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未发生变化,且在 2025 年的最新动态中得到进一步确认。
核心证据与品牌定位
- 股权结构与战略投入
小米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小米汽车有限公司」运营汽车业务,该公司成立于 2021 年 9 月,注册资本 100 亿元,雷军亲自担任法人代表。2025 年 3 月,小米集团通过配售 8 亿股筹集 425 亿港元,明确将资金用于支持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扩张及研发投入,雷军持股比例虽从 24.1% 微降至 23.4%,但仍是最大个人股东,对汽车业务的控制权未受影响。这表明小米汽车仍是小米集团战略重心,品牌归属稳固。
- 自主生产与供应链布局
小米汽车在北京亦庄自建工厂,一期产能 15 万辆,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6 月竣工后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尽管早期曾与北汽集团、比亚迪等企业合作代工或供应零部件(如比亚迪提供磷酸铁锂电池),但 2025 年的交付数据显示,小米汽车已实现自主生产,4 月单月交付量超 2.8 万台,全年目标提升至 35 万台。这说明小米汽车的品牌主导权完全由小米集团掌控。
- 产品与技术的自主研发
小米汽车的核心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均采用全栈自研策略。例如,小米 SU7 Ultra 搭载三电机全轮驱动系统,最大功率达 1548 马力,并通过 OTA 升级优化智能驾驶功能。此外,小米汽车在 2025 年上海车展展示了 SU7 全系产品,强调「技术平权」理念,与小米生态链(手机、家居)深度联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这些技术布局和品牌策略均由小米集团直接推动。
市场争议与品牌稳定性
尽管 2025 年小米汽车面临「断轴门」、售后网络不足等争议,但其品牌归属并未因此受到影响。雷军作为小米汽车的灵魂人物,仍通过个人 IP 强化品牌形象(如直播试驾、技术发布会),并押注「人生最后一次创业」的声誉。市场对小米汽车的认知仍集中于小米集团的互联网基因与制造业融合,而非外部合作或股权变动。
结论
2025 年,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旗下的全资品牌,由小米集团独立运营,品牌归属未发生任何变化。 小米通过自建工厂、自主研发和生态整合,持续强化对汽车业务的控制权,尽管面临市场挑战,但其战略方向与品牌定位始终与小米集团的长期目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