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权威信息,小米汽车二期工厂的选址已明确为北京亦庄新城 YZ00-0606 街区 0106 地块,具体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与一期工厂仅相隔一条马路。这一选址是小米汽车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快速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一、二期工厂的具体位置与建设进展
- 地理位置
二期工厂位于北京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四至范围为西至同义路、东至环景西一路、北至景盛南四街、南至亦通街。该地块紧邻已投产的一期工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景盛南四街 19 号),两者仅隔一条马路,形成 “双子工厂” 布局,便于供应链协同和管理效率提升。
- 建设进度
- 2024 年 7 月 25 日,小米通过竞拍以 8.42 亿元获得该地块工业用地使用权,并在 24 小时内启动施工。
- 截至 2025 年 4 月,二期工厂部分路面已开始硬化施工,多座建筑主体结构封顶,预计 2025 年 6 月 15 日竣工,7-8 月正式投产。
- 投产后,小米汽车总产能将从一期的 15 万辆 / 年提升至 30 万辆 / 年,并计划通过扩建将工厂面积从 53 公顷扩展至 105 公顷,进一步扩大产能。
二、选址北京的核心考量
- 供应链协同与成本控制
北京亦庄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集了宁德时代、博世等核心供应商,二期工厂与一期工厂相邻,可共享供应链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此外,北京作为小米总部所在地,便于研发、生产与管理的高效联动。
-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例如,一期工厂总投资 630 亿元,其中部分资金来自政府专项补贴。此外,亦庄的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完善,测试跑道、研发中心等配套设施可直接复用。
- 市场辐射与品牌效应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周边市场(如华北、东北)具有强辐射力。小米汽车通过双工厂布局,可快速响应北方市场需求,同时借助北京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全国市场认可度。
三、产能提升与市场影响
- 产能释放与交付压力缓解
二期工厂投产后,小米汽车年产能将翻倍至 30 万辆,显著缓解当前 SU7 车型的交付压力。例如,2024 年小米汽车累计交付 13.68 万辆,而 2025 年目标为 35 万辆,二期工厂的投产将成为关键支撑。目前,SU7 标准版交付周期已从 33 周缩短至 24 周,随着产能爬坡,交付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 新车型布局与长期规划
二期工厂不仅用于现有车型 SU7 的扩产,还将支持小米未来新车型(如 YU7)的生产。据报道,小米计划在 2025 年中发布 YU7,并通过双工厂协同实现多车型并行生产。此外,二期工厂旁已规划 52 公顷土地,可能作为三期工厂预留,为 2026 年百万辆产能目标做准备。
四、其他潜在选址的争议与澄清
尽管部分网传信息提及小米在武汉、上海等地建厂,但目前缺乏官方确认:
- 武汉工厂:网传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规划 2000 亩土地,但小米官方招聘信息显示武汉项目可能与智能家电工厂相关,且当地土地用途已调整为低空经济。
- 上海工厂:雪球等平台提到上海二期工厂预期 2025 年 7 月投产,但未明确是否为小米官方规划,且北京二期工厂的建设进展已明确。
综上,北京亦庄新城是小米汽车二期工厂的唯一官方确认选址,其他地区的工厂规划仍需以小米官方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