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的信息,2025 年小米 YU7 是小米汽车旗下的第二款车型,定位为中大型纯电 SUV,预计将于 2025 年 6-7 月正式上市。以下是关于该车的详细信息整理:
一、外观设计:运动轿跑风格,空气动力学优化
- 整体造型
小米 YU7 延续了小米 SU7 的家族化设计语言,但更强调 SUV 的力量感与轿跑的流畅线条。车身尺寸为 4999×1996×1608(1600)mm,轴距 3000mm,属于中大型 SUV。其溜背式车顶线条和低趴姿态(高度仅 1.6 米)使其风阻系数低至 0.23Cd,接近轿车水平。
- 细节亮点
- 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十字型日行灯与前包围的导流槽设计,搭配激光雷达(车顶),兼具科技感与功能性。
- 侧面: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大尺寸低风阻轮毂(提供 19-21 英寸可选),以及前翼子板处的镂空导流槽,进一步优化空气动力学。
- 尾部:贯穿式 C 型尾灯、双层扰流板(小鸭尾 + 后窗扰流板),后包围的夸张扩散器设计,强化运动气息。
- 颜色与材质
车身提供深蓝、银灰等配色,轮毂带有 XIAOMI 字母标识,轮胎可选韩泰 ION evo SUV 系列或米其林 PS EV。
二、内饰配置:科技与豪华兼顾
- 智能座舱
- 环视投影屏:取代传统仪表盘,采用长条状 HUD,可显示时速、续航、导航等信息,视线更聚焦前方道路。
- 中控大屏:悬浮式设计,尺寸略小于 SU7,避免遮挡 HUD,支持触控和语音交互(小米澎湃 OS 系统)。
- 方向盘:碳纤维 + 翻毛皮材质,配备红色 “狂暴模式” 按键,造型运动且握持感佳。
- 空间与舒适性
- 5 座布局,轴距 3 米,后排腿部空间充裕,但溜背设计可能影响头部空间。
- 座椅采用紫红与米色双拼配色,主驾支持电动腿托,副驾或配备零重力模式。
- 全景天幕(三层镀银)可阻隔 99.9% 紫外线,隔热率超 97%。
三、动力与续航:长续航 + 超快充
- 性能参数
- 单电机后驱版:最大功率 235kW(320 马力),CLTC 续航 820km(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支持 800V 超快充,20%-80% 充电仅需 15 分钟。
- 双电机四驱版:前后电机总功率 508kW(691 马力),零百加速 3 秒级,CLTC 续航 760km(101.7kWh 三元锂电池),最高车速 253km/h。
- 电池与热管理
- 搭载 “超导热管理 2.0” 系统,-20℃环境下电池升温至 25℃仅需 5 分 18 秒,冬季续航达成率 81.7%(-10℃、平均时速 105km/h 工况)。
- 新增 835km 续航版本(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能耗低至 13.3kWh/100km,支持 10 分钟补能 400km。
四、智能驾驶:激光雷达 + 高阶辅助
- 硬件配置
- 配备激光雷达(车顶)、多颗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支持城市 / 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等功能。
- 芯片或采用英伟达 Orin-X,算力满足 L2++ 级辅助驾驶需求。
- 实际表现
雷军实测冬季高速续航 1310 公里(15 小时,平均时速 100km/h 以上),中途充电 2 次,展示了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五、价格与竞品: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售价预测
- 单电机后驱版预计 25 万 - 30 万元,双电机四驱版 35 万 - 40 万元,入门版或下探至 23.59 万元。
- 相比特斯拉 Model Y(起售价 26.35 万元),小米 YU7 在续航和配置上更具性价比。
- 竞争对手
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智界 R7、小鹏 G7 等车型,凭借长续航、超快充和小米生态互联,主打家庭用户和科技爱好者。
六、总结:小米汽车的 “SUV 爆款” 潜力
小米 YU7 凭借时尚的外观、长续航、超快充和高性价比,有望复制小米 SU7 的成功。其核心优势包括:
- 技术突破:800V 超快充、超导热管理系统,解决电动车冬季续航痛点。
- 智能生态:深度整合小米智能家居,支持远程控制、语音互联等功能。
- 价格策略:25 万 - 40 万元区间,精准覆盖中高端纯电 SUV 市场。
若产能充足,小米 YU7 或将成为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门车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