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su7ultra百公里加速

2025-05-06 15:30:46  阅读 10 次 评论 0 条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发布的信息及权威媒体实测数据,2025 款小米 SU7 Ultra 的百公里加速性能堪称行业标杆。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官方性能参数与技术支撑


小米 SU7 Ultra 搭载 双 V8s 电机 + V6s 电机 的三电机全轮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 1138kW(1548 马力),最大扭矩 1770N·m,配合 赛道版高功率电池包(最大放电倍率 16C,放电功率 1330kW),官方标定的 0-100km/h 加速时间为 1.98 秒(不含起步时间),最高时速可达 350km/h。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小米自身的性能纪录,更超越了保时捷 Taycan GT(7:07.55 纽北圈速)等传统超跑,成为全球最快量产电动四门轿车之一。

其核心技术亮点包括:

  1. 超级电机 V8s:最高转速 27200rpm,采用碳化硅材质和立体油冷系统,确保连续高功率输出不衰减。
  2. 800V 高压平台:支持 5.2C 超充,10%-80% 充电仅需 11 分钟,同时降低能耗 50%。
  3. 赛道级散热系统:电机油冷 + 电池双大面冷却,每分钟散热量达 270 万焦耳,可支持纽北赛道连续两圈全速行驶。

二、第三方实测表现与差异分析


尽管官方数据亮眼,但实际测试中受场地、环境及驾驶模式影响,加速成绩略有波动:

  • 汽车之家实测:在八达岭机场混凝土路面测得 0-100km/h 加速 2.36 秒,0-400 米加速 9.13 秒(尾速 253.25km/h);后续在沥青路面复测缩短至 33.98 米制动距离
  • 易车实测:金港赛道测得 0-100km/h 加速 2.50 秒,0-200km/h 加速 5.94 秒,0-300 米加速 7.89 秒(尾速 235.16km/h)。
  • 差异原因

    • 起步控制:官方数据可能未计入打滑时间,而实测需考虑轮胎抓地力(倍耐力 P ZERO 5 轮胎在不同路面表现有差异)。
    • 电池状态:测试时电量多低于 100%(如汽车之家测试时电量 96%),可能影响瞬时放电功率。
    • 驾驶模式:直线竞速模式需手动开启,部分媒体测试未完全激活弹射起步功能。


三、配置版本与性能差异


小米 SU7 Ultra 提供 标准版、纽北限量版、竞速套装 三种配置,动力参数一致但赛道化调校不同:

  • 标准版(52.99 万元):标配碳陶瓷制动盘(前 430mm / 后 410mm)、Akebono 六活塞卡钳,100-0km/h 制动距离 30.8 米。
  •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增加防滚架、Bilstein EVO T1 绞牙避震、赛级碳陶瓷刹车盘(工作温度 1300℃),100-0km/h 制动距离缩短至 25 米。
  • 竞速套装:包含全车 21 处碳纤维组件、锻造轮圈、高性能刹车片,提升轻量化与散热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版本均搭载 自研三电机扭矩矢量控制系统,通过实时调整四轮动力分配,减少高速过弯时的转向不足,配合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实现赛道与日常驾驶的平衡。

四、行业对比与技术趋势


横向对比 2025 年同级竞品:

车型0-100km/h 加速动力系统价格区间
小米 SU7 Ultra1.98 秒三电机 1548 马力52.99-81.49 万
极氪 007 性能版2.84 秒双电机 710N・m29.99 万
特斯拉 Model S Plaid2.1 秒三电机 1020 马力82.99 万
保时捷 Taycan GT2.8 秒双电机 625kW183.8 万

小米 SU7 Ultra 的优势不仅在于加速性能,更在于 50 万级价格实现超跑级体验。其技术路径也符合行业趋势:

  1. 高功率密度:电机功率密度达 4.8kW/kg,远超 2025 年行业平均 5kW/kg 的目标。
  2. 碳化硅应用:电驱系统碳化硅渗透率 71%,成本较传统方案下降 30%。
  3. 智能热管理:通过 AI 算法动态调节散热,确保极端工况下性能稳定。

五、用户体验与实际场景


对于普通用户,小米 SU7 Ultra 的加速性能需注意以下场景:

  • 日常驾驶:经济模式下动力输出线性,百公里电耗约 16.5kWh,CLTC 续航 630km,兼顾实用性。
  • 赛道驾驶:需激活 超电能模式,配合外置 40W 声浪扬声器,可模拟 V12 发动机声浪,提升沉浸感。
  • 安全冗余:配备 12 颗超声波雷达 + 3 颗毫米波雷达 + 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紧急制动时可提前 5 秒预判,事故率降低 90%。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的 1.98 秒百公里加速不仅是技术参数的突破,更标志着中国品牌在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全面崛起。其核心竞争力在于 “性能普惠” —— 以不到传统超跑 1/3 的价格,实现赛道级加速、智能驾驶与豪华配置的融合。尽管实测数据因条件差异略有波动,但其官方标定的加速成绩已通过纽北赛道等极端场景验证,展现了小米在三电系统、热管理及整车调校上的深厚积累。对于追求极致性能与科技体验的用户,小米 SU7 Ultra 无疑是 2025 年最值得关注的电动车型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938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