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凯众股份小米汽车

2025-05-06 15:45:55  阅读 9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凯众股份与小米汽车的合作已进入深度协同阶段,双方在智能驾驶、底盘系统及全球化布局等领域形成了多层次的战略联动。以下从技术合作、供应链角色、市场影响及未来潜力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技术合作:智能驾驶与线控制动的核心突破


凯众股份通过子公司苏州炯熠电子与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建立了深度绑定。苏州炯熠作为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持股 18.18%)的战略合作伙伴,其核心产品 **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 已完成样件装车测试,并计划于 2025 年随小米汽车高阶自动驾驶方案量产。该技术突破传统液压制动的响应延迟问题,可实现毫秒级制动控制,是小米汽车 SU7 Ultra 等高端车型实现 “百万级性能” 的关键支撑。

此外,凯众股份的聚氨酯减震元件与小米汽车同步开发,应用于 SU7 Ultra 的空气悬架和磁流变减震器系统。其自主研发的轻量化材料将碳纤维成本从数千元 / 公斤降至约 100 元 / 公斤,助力小米汽车实现车身减重 20% 以上。

二、供应链角色:核心零部件的独家供应


  1. 底盘系统:凯众股份是小米汽车缓冲块的独家供应商,通过 2023 年 7 月的新供应商准入审核后,其产品已批量应用于 SU7 系列车型。在新能源车型配套减震元件领域,凯众股份市占率达 35.8%,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2. 线控制动:苏州炯熠的 EMB 系统与凯众股份的线控制动踏板形成技术闭环,联合上汽研发总院攻克极寒环境下的信号延迟难题,成为小米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 “神经中枢”。
  3. 全球化产能:凯众股份墨西哥工厂于 2024 年投产,年产能 300 万件,可直接辐射北美市场,为小米汽车海外扩张提供本地化交付能力。

三、市场影响:业绩增长与估值重构


  1. 财务表现:2025 年一季度,凯众股份营收同比增长 19.52%,净利润增长 7.82%,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贡献超 60% 营收。机构预测,小米汽车 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将带动凯众股份相关业务收入翻倍。
  2. 资本联动: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通过战略配售持有凯众股份 2.51% 股份,并通过参股苏州炯熠强化技术协同。这种 “技术 + 资本” 的双重绑定,使得凯众股份在小米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3. 股价催化:2025 年 2 月,凯众股份因小米汽车概念单日涨停,市值突破 37 亿元,反映市场对其技术壁垒和订单弹性的高度认可。

四、未来潜力:智能驾驶与全球化布局


  1. 技术迭代:凯众股份正开发适配小米汽车下一代车型的磁流变减震器顶支撑,该产品可提升悬架响应速度 30%,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进入测试阶段。
  2. 车型拓展:除 SU7 系列外,凯众股份已参与小米汽车 SUV 车型 YU7 的底盘系统开发,其轻量化踏板总成将适配增程动力系统。
  3. 海外市场:墨西哥工厂的投产使凯众股份具备服务北美市场的能力,而摩洛哥子公司的设立将进一步覆盖欧洲及非洲客户,为小米汽车出海提供供应链保障。

风险提示


  1. 产能瓶颈:小米汽车订单积压超 10 万辆,凯众股份需加速南通基地扩产(新增 2700 万件减震元件产能)以满足需求。
  2. 技术竞争:线控制动领域面临伯特利、亚太股份等企业的竞争,需持续投入研发保持优势。
  3. 地缘政治:墨西哥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可能受北美贸易政策波动影响。

总结


凯众股份在 2025 年已成为小米汽车供应链中智能驾驶与底盘系统的核心供应商,其技术协同与全球化布局为双方合作奠定了长期基础。随着小米汽车产能释放及智能驾驶技术落地,凯众股份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实现估值重构。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其线控制动产品量产进度及墨西哥工厂的订单转化效率。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951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