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小米汽车全系车型均支持慢充功能,且在技术配置和用户体验上进行了深度优化。以下是具体信息及解析:
一、慢充功能的技术配置
- 慢充接口与功率
小米 SU7 的慢充口位于车辆左后侧,支持最高 11kW 的交流充电功率。以 SU7 Ultra 为例,使用 11kW 充电桩时,从 30% 充至 80% 仅需约 19 分钟,而使用 7kW 家用充电桩则需约 30 分钟。这一功率水平既满足日常夜间补能需求,又兼容主流家用充电设施。
- 电池管理系统
小米汽车搭载的三元锂电池通过智能温控技术(如低温加热和液态冷却),可在 - 30℃至 50℃的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充电效率。官方表示,快、慢充搭配使用对电池寿命无显著影响,且质保政策已综合考虑不同充电方式的影响。
- 充电兼容性
小米汽车支持国标 7 孔交流充电接口,兼容市场上主流的第三方慢充设备。例如,米信有品等品牌推出的 7kW 家用充电桩已通过适配测试,可直接用于小米 SU7 和 YU7。此外,小米充电地图已接入超过 126 万充电桩,其中包括 9.4 万个超充桩和 97 万个直流快充桩,覆盖全国 2691 个区县。
二、慢充场景的实际应用
- 家庭充电方案
小米官方提供 7kW 和 11kW 两种家用充电桩选项,支持即插即充和 APP 远程控制。以 11kW 充电桩为例,若车辆电池容量为 93.7kWh,从 0% 充至 100% 需约 8.5 小时,适合夜间谷电时段充电,电费成本可降低 30% 以上。
- 应急补能能力
小米汽车标配 2.8kW 随车充放电枪,可直接插入 220V 家用插座,适合临时补能场景。例如,在没有充电桩的偏远地区,使用该设备每小时可补充约 15km 续航(CLTC 工况)。
- 电池健康管理
小米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会根据充电方式自动调整策略。例如,慢充时优先激活电池的 “涓流充电” 模式,可将电池寿命延长至 12 年以上(以每年 2 万公里行驶里程计算)。
三、与竞品的对比优势
- 功率与效率
相比特斯拉 Model 3 的 11kW 慢充和比亚迪汉的 7kW 慢充,小米 SU7 的 11kW 功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实测数据显示,SU7 在 11kW 充电桩上的充电速度比 Model 3 快约 15%。
- 智能预约功能
小米充电 APP 支持根据电价峰谷自动预约充电,用户可设置在夜间谷电时段(如 23:00-7:00)自动启动充电,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该功能已通过小米澎湃 OS 2.0 系统实现,支持与智能家居设备联动。
- 跨品牌兼容性
小米汽车已与理想、蔚来、小鹏等品牌达成合作,用户可在小米充电地图中直接使用这些品牌的充电桩。例如,在蔚来超充站,小米 SU7 可通过即插即充协议自动识别并启动充电,无需额外操作。
四、未来技术升级方向
- V2L 反向充电
小米 SU7 Ultra 支持 3.5kW 的 V2L 反向充电功能,可通过放电枪为家用电器或户外设备供电。例如,在露营场景下,可同时为电磁炉、投影仪等设备供电长达 10 小时。
- 800V 高压平台
2025 款小米 SU7 Ultra 搭载 800V 高压平台,兼容 600kW 超充桩,12 分钟即可补充 510km 续航(CLTC 工况)。这一技术与慢充形成互补,覆盖长途出行和日常通勤的双重需求。
五、用户操作建议
- 充电桩选择
- 家庭用户:优先选择 11kW 小米原厂充电桩,支持 380V 三相电,充电效率更高。
- 公寓用户:7kW 充电桩更适合 220V 单相电环境,安装成本更低。
- 第三方设备:可选择星云等品牌的智能充电桩,支持鸿蒙智联和 APP 远程控制。
- 充电策略优化
- 日常使用:保持电量在 20%-80% 区间,慢充为主、快充为辅,可延长电池寿命。
- 长途出行:提前通过小米充电地图规划超充站,利用 800V 高压平台快速补能。
- 极端天气:低温环境下建议提前开启电池预热功能,提升充电效率。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慢充功能不仅覆盖全系车型,还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整合,在充电效率、兼容性和智能管理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无论是家庭用户还是长途出行场景,小米汽车都能提供高效、安全且经济的充电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