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小米空调的生产模式正处于从代工向 “自研自产” 转型的关键阶段。根据最新信息,小米空调的生产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一、自建工厂:武汉智能家电工厂
小米在武汉光谷的智能家电工厂是其战略布局的核心。该工厂于 2024 年 11 月奠基,2025 年 1 月完成结构性封顶,预计2025 年 11 月正式投产,2026 年实现大规模量产。作为小米首座空调智能制造工厂,其一期工程聚焦家用空调生产,同时配备百余间实验室,形成 “研发 - 测试 - 生产” 闭环。工厂融合了小米手机和汽车工厂的智能制造技术,引入 AI 大模型和大数据技术,年产能规划达 600 万台。
不过,由于投产时间集中在 2025 年底,2025 年内该工厂可能仅处于试产阶段,主要生产部分高端型号或定制化产品,大规模出货需待 2026 年。
二、代工合作:长虹、TCL、海信为主
尽管自建工厂逐步落地,2025 年小米空调的主力产能仍依赖代工厂。根据行业调研和供应链信息:
- 长虹:作为小米长期合作伙伴,2024 年代工占比约 60%,主要生产中低端机型(如米家互联网空调系列),价格集中在 2000-4000 元区间。
- TCL:代工比例约 5%-6%,负责部分性价比机型,尤其在变频技术和线上渠道表现突出。
- 海信:代工占比约 10%,主要生产高端型号(如米家中央空调 Pro 系列),搭载双缸压缩机、三排蒸发器等技术,起售价达 23999 元。
此外,小米与松下、星月电器等企业在技术研发和零部件供应上保持合作,但整机代工仍以长虹、TCL、海信为主。
三、生产模式转型的影响
- 技术自研:自建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小米从 “贴牌代工” 转向 “技术主导”。例如,武汉工厂配备 47 间实验室,可模拟极端环境(如 - 35℃严寒、70℃酷热)测试产品性能,提升技术壁垒。
- 供应链控制:自研自产有助于降低对代工厂的依赖,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例如,小米计划通过自建工厂将空调均价从 2353 元逐步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保持 50% 以上的销量增速。
- 市场策略:代工与自建并行的模式,既能快速抢占中低端市场(如 2024 年销量突破 700 万台,稳居行业第四),又能通过高端产品(如中央空调 Pro 系列)提升品牌形象,冲击 2030 年行业前三的目标。
四、用户选购建议
若需购买 2025 年生产的小米空调,可通过以下方式确认生产信息:
- 产品详情页:京东、天猫等平台的商品页面通常标注 “制造商” 或 “生产厂家”。
- 机身标识:部分型号会在室外机或说明书中注明生产工厂代码(如长虹代码为 “CH”,海信为 “HS”)。
- 官方客服:通过小米商城或客服热线咨询具体型号的生产信息。
总体而言,2025 年小米空调的生产呈现 “代工为主、自建为辅” 的格局,自建工厂的投产将逐步改变行业竞争态势,但短期内代工仍是支撑其市场扩张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