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负责人是谁

2025-05-06 16:12:14  阅读 10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汽车的核心负责人仍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雷军。作为小米汽车战略的总设计师,雷军直接掌控智能制造、供应链、产品研发和智能座舱四大核心板块,并通过扁平化管理模式推动业务高效运转。

管理架构与关键高管


  1. 雷军的核心角色
    雷军不仅是小米汽车的法定代表人,还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技术研发和战略决策。例如,2025 年 3 月发布的小米 SU7 Ultra(起售价 52.99 万元)创下三天销售 1 万辆的纪录,雷军在公开演讲中明确表示 “超豪华市场对小米打开了大门”,并透露小米汽车累计研发投入已达 1050 亿元。此外,他直接统筹北京工厂产能爬坡,要求月产能提升至 2.5 万辆以应对 18 万台未交付订单的压力。

  2. 核心高管分工

    • 于立国:小米汽车副总裁,分管智能制造部、工厂及体系运营部。曾主导北汽极狐工厂建设,拥有 18 个月完成厂房建设到首车下线的经验,负责小米二期工厂(2025 年 7 月投产,年产能 15 万辆)的产能规划与工厂管理。
    • 黄振宇:小米汽车副总裁兼供应链部、质量部总经理。曾任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主导极狐 ARCFOX αT 生产,负责供应链稳定与质量管控,落实 “质量一票否决制”。
    • 于锴:产品部总经理,负责产品创新与研发,直接向雷军汇报。
    • 刘黎:智能座舱与 App 部总经理,专注用户体验优化,推动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落地。

  3. 外部人才引入
    小米汽车从传统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吸纳了大量人才,例如工厂厂长季国伟(原北汽蓝谷麦格纳总经理)、智能驾驶负责人胡峥楠(原吉利研究院院长)等,形成 “互联网 + 汽车” 的复合型团队。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产能扩张:北京一期工厂通过双班制将月产能提升至 2.4 万 - 2.5 万台,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7 月投产,总产能将达 45 万辆 / 年,以满足 SU7 系列(累计锁单超 24.8 万辆)和 YU7(中大型纯电 SUV,2025 年 6-7 月上市)的交付需求。
  • 技术突破:小米 SU7 Ultra 搭载三电机全轮驱动系统,最大马力 1548PS,百公里加速 1.98 秒,创下纽北赛道四车圈速纪录,凸显其性能定位。
  • 市场策略:采用 “直营 + 线上” 模式,截至 2025 年 3 月已在中国 65 城开设 235 家门店,覆盖 75 城,并计划通过配售股份募资 425 亿港元,为 2027 年海外市场布局储备资金。

总结


雷军作为小米汽车的最高负责人,通过 “战时指挥部” 架构直接统筹核心业务,而于立国、黄振宇等高管则在智能制造、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这一管理模式既保持了战略决策的高效性,又借助传统汽车行业经验提升执行能力,推动小米汽车在 2025 年新能源汽车 “淘汰赛” 中加速扩张。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975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