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su7防撞

2025-05-06 16:19:21  阅读 10 次 评论 0 条

小米 SU7 作为 2025 年备受关注的智能电动轿车,其防撞性能在被动安全结构、主动安全技术、智能驾驶辅助以及电池防护等方面展现出全方位的优势,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被动安全:高强度车身与碰撞冗余设计


  1. 笼式钢铝混合车身
    小米 SU7 采用高强度钢与铝合金占比达 90.1% 的笼式车身,关键部位如 A 柱、门槛梁等使用最高强度 2000MPa 的热成型钢。在 50km/h 正面 100% 碰撞测试中,加速度 OLC(乘员负荷指数)控制在 23.5g,而在更严苛的 56km/h 碰撞中,OLC 仅为 25g,优于行业普遍的 25g 安全阈值。这种设计通过前舱溃缩区吸收碰撞能量,配合高强度乘员舱保护驾乘者。

  2. 多路径力传递结构

    • 正面 25% 小偏置碰撞:通过 “车轮旋转 + 车体滑移 + 车身强化” 方案,设计三条力传递路径分散冲击力。例如,一体式三角梁和副车架牛角结构可将碰撞力引导至车身两侧,避免轮毂侵入座舱。
    • 侧面碰撞:车门内部采用 2000MPa 热成型钢横梁,B 柱填充 CBS 增强材料,并优化弯折点位置,减少对乘员胸部和头部的伤害。

  3. 电池安全防护
    电池包采用 8 层底部防护(包括高强钢防撞梁、防石击涂层等),甚至能抵御枪击测试。侧面碰撞时,153mm 超宽挤出铝门槛梁与电池框梁、地板横梁形成三重保护,确保电池在碰撞中不被挤压变形。


二、主动安全:多传感器协同与智能避险


  1. 博世 DPB2.0 制动系统
    全系标配线控制动系统,响应速度比传统机械制动快 30%,100-0km/h 制动距离仅 33.3 米。配合 ESP 10.0 车身稳定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精准控制车身姿态。

  2. AEB 自动紧急制动

    • 极限性能:在 135km/h 高速下成功识别并刹停静止故障车,夜间 120km/h 静止障碍物和 100km/h 消失前车测试也顺利通过。
    • AEB Pro 优化:实时调整制动力度,避免急刹带来的不适,同时降低追尾风险。

  3.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 传感器配置:Pro 版和 Max 版搭载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128 线,探测距离 200 米,角度精度 ±0.5mrad),配合 11 颗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和 5 颗毫米波雷达,实现 360 度无死角感知。
    • 功能覆盖:包括高速 NOA 导航辅助、城市领航辅助(支持红绿灯识别、绕行障碍物)、盲区监测、倒车穿行制动等。


三、碰撞测试与安全认证


  1. 权威测试全优

    • C-NCAP:2024 年测试中以 93.5% 的得分率获五星评级,主动安全得分 95.25%,接近满分。
    • C-IASI:车内乘员、车外行人、车辆辅助安全三大项均获最高 G + 评级,是 2023 版新规下唯一获得 3G + 的轿车。

  2. 严苛验证标准
    小米 SU7 参考中保研、E-NCAP、IIHS 等全球标准,完成超 500 项整车级测试,其中小偏置碰撞仿真验证达 3 万次以上。


四、细节安全设计与 OTA 升级


  1. 乘员保护配置
    全系标配 7 个安全气囊(含远端气囊),副驾气囊采用异形设计防止头部滑落,后排座椅防下潜结构减少碰撞时乘员下沉风险。方向盘管柱可压溃设计,进一步吸收碰撞能量。

  2. 软件持续进化
    通过 OTA 升级优化安全功能,例如 2024 年 8 月新增 “车外唤醒防御” 抑制误操作,10 月升级城市领航辅助的防御性减速逻辑。2025 年 5 月针对 SU7 Ultra 推出 “排位模式圈速考核”,需通过赛道测试解锁全马力,间接提升驾驶安全性。


五、总结


小米 SU7 的防撞性能通过高强度车身、多维度传感器、智能避险技术及持续 OTA 升级,构建了一套 “被动防护 + 主动干预 + 智能进化” 的立体安全体系。其在权威测试中的全优表现和极端场景下的可靠性能,使其成为 2025 年智能电动车安全领域的标杆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982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