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5 年的公开信息,小米汽车在整车制造、充电网络、供应链等领域与多家车企展开了合作,以下是具体合作方向及合作伙伴:
一、整车制造与技术合作
- 北汽蓝谷(北汽新能源)
小米汽车与北汽蓝谷在整车制造领域有深度合作。双方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北京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池技术研发与生产,宁德时代、京能科技也参与其中。此外,北汽蓝谷被多次提及为小米汽车的代工候选方,尽管小米目前以自建工厂(北京亦庄基地)为主,但代工合作的可能性仍存在。
- 长安汽车
小米与长安汽车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技术共享与资源整合。双方曾成立合资公司 “小米之家汽车”,探索智能汽车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长安汽车在 2025 年的战略规划中强调智能化与新能源转型,与小米在生态互联和智能驾驶领域的协同效应显著。
- 广汽集团
虽然早期传闻小米与广汽成立合资公司的信息存在矛盾(小米汽车实际由北京小米智造科技全资运营),但双方在供应链层面有合作。例如,广汽埃安 UT 与小米 YU7 在 2025 年的市场竞争中被多次对比,显示出潜在的技术对标或资源互补。
二、充电网络与基础设施合作
- 蔚来、小鹏、理想
小米汽车与蔚来、小鹏、理想达成充电网络合作,接入超 126 万根充电桩。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实时查看桩位状态,并支持扫码充电与即插即充服务。此举覆盖了全国 360 座城市及 6221 个服务区,显著提升了补能效率。
- 18 家充电运营商
小米与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等头部运营商合作,整合第三方充电资源,形成 “生态化” 补能网络。这种模式避免了自建充电桩的高成本,同时快速实现全国覆盖。
三、供应链与技术协同
- 比亚迪
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为小米汽车提供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则供应三元锂电池。双方在电池技术上的合作支持了小米 SU7 的高性能表现。
- 哪吒汽车
尽管小米收购哪吒汽车的传闻未被证实,但双方在供应链和技术领域存在合作可能。例如,哪吒汽车的东南亚代工企业 BGAC 计划为小米提供生产支持,而小米的智能化技术可能赋能哪吒车型。
四、市场拓展与销售渠道
- 建发股份
建发股份子公司建发汽车成为小米汽车合作伙伴,负责在厦门建设并运营销服一体店,推动小米汽车的线下渠道扩展。
- 建国汽车
建国汽车作为小米首批销服合作商,在西南地区布局销售与售后服务网络,助力小米汽车的市场渗透。
五、合作特点与战略意义
- 技术整合:小米通过与车企合作,快速获取汽车制造经验与供应链资源,同时输出智能化技术(如 Xiaomi HAD 智能驾驶系统)。
- 生态互补:充电网络合作打破行业壁垒,提升用户体验;供应链合作则降低成本,加速产品迭代。
- 风险分散:代工合作(如北汽蓝谷)与自建产能并行,避免单一生产模式的风险,支持小米汽车 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合作呈现 “多元化、生态化” 特点:北汽蓝谷是整车制造的核心伙伴,蔚来、小鹏、理想主导充电网络,比亚迪等企业提供供应链支持。这些合作不仅强化了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也为其智能化生态的扩展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小米产能提升与新车型(如 YU7)上市,合作可能进一步深化或拓展至更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