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分析,2025 年小米家电供应链在核心品类和关键技术领域已形成多元化布局,涵盖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及生态技术合作等环节。以下是基于最新动态的关键供应商梳理及分析:
一、智能家电制造与核心零部件
- 空调产业链
- 三花智控(002050.SZ):全球制冷控制部件龙头,为小米空调提供电子膨胀阀、四通阀等核心零部件。随着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投产(2025 年规划产能 600 万台),三花智控的订单弹性显著提升。
- 盾安环境(002011.SZ):制冷配件领域技术领先,供应阀件、换热器等产品,适配小米中央空调等高附加值品类。武汉工厂的中央空调产线将推动其市场份额增长。
- 海立股份(600619.SH):与小米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供应家用空调压缩机。2025 年小米空调出货量目标突破 1000 万台,海立股份作为核心供应商将直接受益。
- 洗衣机与冰箱
- 创维电器:与小米合作建设 200 万台滚筒洗衣机专线,2025 年 4 月竣工投产。双方还签订联合开发协议,推动洗衣机智能化升级。
- 双鹿:投资 60 亿元建设高端智能冰箱工厂,2026 年投产后将形成 500 万台年产能,成为小米冰箱的重要生产基地。
- 尼得科全球电器:为小米冰箱提供恩布拉科变频压缩机(R600a 环保制冷剂),并为洗衣机供应尼得科直驱电机,合作始于 2022 年,2025 年持续深化。
- 电视与显示技术
- TCL 华星:与小米、京东达成三方战略合作,为小米 S 系列 Mini LED 电视提供高端 VA 屏。2025 年 5 月首发的新品将搭载 TCL 华星的显示技术,推动小米电视在画质和成本上的竞争力。
- 京东方 A(000725):供应 OLED 及 LCD 显示屏,技术覆盖柔性屏与高刷新率面板,适配小米高端电视及生态链产品。
二、智能制造与 AI 技术协同
- 自动化设备
- 机器人(300024.SZ):国内工业自动化龙头,为小米武汉工厂提供智能制造生产线解决方案,涵盖装配、检测等环节。工厂主体建设进度 60% 仅用两个月,凸显其设备效率。
- 汇川技术(300124.SZ):提供伺服系统、PLC 等工业控制产品,适配小米工厂的高精度生产需求,技术壁垒支撑产能扩张。
- AI 与物联网
- 科大讯飞(002230.SZ):与小米智能家居生态深度合作,为空调等产品提供 AI 语音交互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 华中数控(300161.SZ):与小米共建智能家电技术中心,聚焦智能制造研发,推动 AI 与工业自动化的融合。
三、生态链与代工合作
- 生态链企业
- 云米科技(VIOT.US):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供应智能净水器、冰箱等产品。尽管 2025 年其营收占比逐步降低,但仍是小米高端家电的重要合作伙伴。
- 紫米科技:小米移动电源核心供应商,技术延伸至智能家居电源管理领域。
- 代工厂商
- 长虹美菱(000521.SZ):长期为小米代工空调,2024 年上半年空调业务收入增长 21.47%。尽管小米自建工厂投产,长虹美菱仍将在中低端市场保持合作。
- 光弘科技(300735):承接小米智能硬件代工订单,2024 年第三季度营收 18.65 亿元,产能持续扩张。
四、供应链趋势与挑战
- 自研自产战略: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其从代工转向 “自研自产”,2025 年空调、洗衣机等品类的自研比例将提升,强化供应链控制力。
- 技术升级:Mini LED、直流变频、AI 语音交互等技术成为竞争焦点,供应商需在节能、智能化领域持续创新。
- 行业竞争:传统家电巨头(如格力、美的)与小米的价格战加剧,小米需通过供应链整合维持性价比优势。
五、信息获取建议
- 官方渠道:关注小米官网 “投资者关系” 板块及年度报告,获取供应链动态。
- 行业分析:参考奥维云网、Gartner 等机构的家电供应链报告,了解市场份额与技术趋势。
- 上市公司公告:三花智控、盾安环境等供应商的财报中常披露与小米的合作进展。
综上,小米家电供应链在 2025 年呈现 “核心部件自主化、生态合作多元化” 的特点,供应商需在技术协同、成本控制及产能弹性上与小米深度绑定,以应对市场竞争与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