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九号电动车与小米的关系已从早期的深度绑定逐步演变为股权稀释、业务独立但仍有少量合作的状态。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股权关系:小米持股持续减少,战略影响减弱
- 股权稀释
小米曾是九号公司的重要股东,早期通过 People Better Limited 持股约 16.3%。但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小米持股比例已降至4.61%,且红杉资本等早期投资者已退出前十股东行列。这表明小米对九号公司的战略影响力显著下降,九号公司的独立决策空间扩大。
- “去小米化” 完成
九号公司自 2020 年上市后逐步减少对小米的依赖。2023 年,小米渠道贡献的收入占比已降至4.3%;2024 年,小米从九号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中消失,关联交易金额进一步缩减至1500 万元(2025 年预计)。这标志着九号公司已基本完成 “去小米化”,自主品牌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二、业务合作:少量关联交易,生态协同弱化
- 供应链与销售的有限合作
2025 年,九号公司与小米的关联交易主要集中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分销,预计总金额为 1500 万元,其中向小米销售产品和商品 1000 万元,采购软件和原材料 500 万元。这一规模较早期(如 2017 年小米贡献超 70% 收入)大幅缩小,仅占九号公司总营收的 **0.2%** 左右。
- 生态系统整合减少
早期九号公司的产品(如平衡车、滑板车)通过小米生态链渠道快速推广,但 2025 年双方在智能生态协同方面的动作较少。小米的战略重心转向自动驾驶(如 Xiaomi HAD)和汽车领域,而九号公司则聚焦电动两轮车、割草机器人等细分市场,与小米的生态联动已非核心。
三、市场定位:九号独立领跑高端市场,小米未直接竞争
- 九号稳居高端智能电动车第一
2025 年,九号公司在 4000 元以上高端电动车市场连续两年销量第一,且智能电动车销量领跑行业。其全系标配智能化功能(如远程解锁、APP 互联),并通过电竞联名、年轻化营销巩固品牌地位。
- 小米聚焦汽车与 AI,未涉足两轮电动车
小米在 2025 年的战略重点是自动驾驶量产和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建设,雷军在两会提案中明确提出加快 L3/L4 级自动驾驶商用化。目前小米未推出自有品牌的两轮电动车,也未与其他厂商合作进入该领域,因此与九号公司不存在直接竞争。
四、未来趋势:业务独立化与生态差异化
- 九号公司的自主发展路径
九号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如自研物联网平台、北斗定位)和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占比 42%)巩固行业地位。其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99.5%,电动两轮车销量突破 100 万台,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 小米的战略重心偏移
小米在智能出行领域的资源向汽车倾斜,2025 年推出的 SU7 Ultra 已搭载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Xiaomi HAD)。尽管小米生态链仍可能投资其他智能硬件企业,但短期内与九号公司的深度合作可能性较低。
总结:从 “生态链伙伴” 到 “独立竞合”
九号电动车与小米的关系在 2025 年呈现以下特征:
- 股权层面:小米持股降至 4.61%,战略影响力减弱。
- 业务层面:关联交易规模有限,生态协同减少。
- 市场层面:九号公司独立领跑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小米未直接涉足该领域。
两者的关系已从早期的 “小米生态链企业” 转变为股权稀释、业务独立但仍有少量合作的状态。未来,九号公司将继续依托自主品牌和技术创新发展,而小米则聚焦汽车与 AI 领域,双方在两轮电动车市场的交集将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