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汽车(Xiaomi Auto)的业务主体仍隶属于小米集团(股票代码:01810.HK),并未独立上市。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分析:
一、小米汽车与小米集团的关系
- 业务定位
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旗下的核心战略业务之一,由北京小米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全资运营,直接向小米集团董事会汇报。根据小米集团 2024 年财报,小米汽车业务(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全年营收 328 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 8.96%,是小米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 产品矩阵:2025 年已推出 SU7 系列(包括 SU7 Ultra)和 YU7(纯电 SUV),覆盖中高端市场。
- 交付目标:2025 年计划交付 35 万辆,较 2024 年的 13.6 万辆大幅增长。
- 财务数据
小米汽车业务的财务数据(如营收、亏损、毛利率)均纳入小米集团整体财报披露。例如:
- 毛利率:2024 年为 18.5%,略高于特斯拉。
- 平均售价:SU7 系列平均售价约 23.45 万元,其中 Max 版(30 万元左右)占比 43.1%。
- 亏损情况:2024 年经调整净亏损 62 亿元,预计 2025 年亏损收窄至 30-50 亿元,2026 年有望盈亏平衡。
二、未独立上市的原因分析
- 战略聚焦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多次强调,汽车业务需要长期投入和技术积累,短期内不会考虑分拆。2025 年小米汽车仍处于市场扩张期(如 YU7 上市),需依托集团资源(如供应链整合、资金支持)加速发展。
- 市场环境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独立上市可能面临估值压力。小米集团通过整体上市(01810.HK)已获得资本支持,2025 年 2 月股价创历史新高(55.8 港元,市值 1.4 万亿港元),为汽车业务提供了充足的融资空间。
- 协同效应
小米汽车与手机、IoT 业务的生态协同(如车机互联、智能家居联动)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若分拆上市,可能削弱这种协同效应,影响长期战略布局。
三、未来可能性与市场影响
- 分拆预期
部分分析认为,若小米汽车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如 2025 年营收突破 750 亿元),且盈利能力改善,未来可能考虑分拆上市。但目前尚无官方计划披露。
- 供应链相关股票
尽管小米汽车未独立上市,但其供应链企业(如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福耀玻璃等)已成为 “小米汽车概念股”。这些公司通过为小米汽车提供电池、电机、零部件等产品,间接受益于小米汽车的发展。
- 投资者关注点
市场对小米汽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
- 销量增长:2025 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的达成情况。
- 技术创新:如自动驾驶、电池技术的突破。
- 成本控制:能否在保持高性价比的同时提升毛利率。
四、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业务主体仍属于小米集团(01810.HK),未独立上市。投资者若关注小米汽车的发展,可通过投资小米集团股票(01810.HK)或其供应链企业(如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等)间接参与。未来若小米汽车分拆上市,官方将通过公告披露具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