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米汽车的官方规划、技术路线以及 2025 年最新产品动态,小米在 2025 年的核心业务方向明确聚焦于纯电动车,且没有燃油车相关计划。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产品布局:纯电动车主导,增程技术蓄势待发
- 首款车型 SU7 系列全面电动化
小米首款量产车型SU7于 2024 年 3 月上市,定位为中高端纯电动车,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LTC 续航最高达 800 公里,零百加速 2.78 秒。2025 年推出的SU7 Ultra(纽北限量版)进一步强化性能,搭载三电机系统,最大功率 1548 马力,极速超过 350km/h,纯电续航 600 公里,支持 5.2C 超快充。
- 技术亮点:小米自研的 HyperEngine V8s 电机转速达 27200rpm,全球量产电机转速第一;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实现 77.8% 的集成效率,刷新行业纪录。
- 2025 年新车规划:纯电车型为主
- 小米 YU7:2025 年 6-7 月上市的中大型 SUV,提供单双电机版本,搭载 96.3kWh 电池包,CLTC 续航最高 770 公里,售价预计 22.59 万起。
- 增程技术储备:尽管小米计划在 2026 年推出首款增程式 SUV 车型N3(代号 “昆仑”),但 2025 年尚未有增程车型上市,核心产品仍以纯电动为主。
二、技术路线:全栈自研电动车核心技术
- 电驱与电池技术
- 小米自研的HyperEngine 系列电机(V6/V6s/V8s)覆盖不同性能需求,其中 V8s 电机功率密度达 10.14kW/kg,效率 98.11%,支持超高性能输出。
- CTB 一体化电池采用电芯倒置、双大面冷却等设计,集成效率行业领先,且自建电池包工厂确保品质。
- 智能驾驶与生态融合
- 小米 SU7 搭载Xiaomi Pilot Max智能驾驶系统,配备双英伟达 Orin 芯片(算力 508TOPS)、激光雷达及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支持高速领航、城市 NOA 等功能。
- 澎湃 OS 车机系统实现手机 - 车机无缝互联,支持 1000 + 米家设备无感接入,构建 “人车家全生态” 闭环。
三、政策与市场:新能源转型不可逆
- 政策驱动
- 中国政府 2025 年延续新能源汽车补贴,并通过 “双积分政策” 限制燃油车产能。小米作为新进入者,选择电动车路线可享受政策红利,避免积分压力。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动 “车网互动(V2G)” 试点,小米 SU7 已支持相关技术,进一步强化电动车优势。
- 市场竞争与用户需求
- 2025 年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小米通过高性价比 + 生态优势突围。例如,SU7 标准版起售价 21.99 万元,Pro 版 24.59 万元,对比同级竞品(如特斯拉 Model 3、小鹏 P7)具备价格竞争力。
- 用户对智能化、续航的需求推动电动车普及。小米 SU7 的智能座舱、超快充技术(15 分钟补能 350 公里)精准匹配市场痛点。
四、官方声明与行业趋势
- 小米官方明确排除燃油车
- 雷军多次公开表示小米 “从底层核心技术出发,十倍投入造电动车”,并强调 “百年赛道无捷径”。
- 2024 年 11 月,小米官方回应 “小米 SU7 有燃油车型吗” 时明确否认,称 “目前没有生产销售任何燃油车”。
- 行业趋势不可逆
- 全球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小米作为科技公司,选择电动车赛道可避免与传统车企在燃油车领域的正面竞争,专注差异化创新。
五、潜在风险与挑战
- 技术迭代压力
- 电动车技术快速迭代,小米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例如,预研的35000rpm 电机、固态电池等技术需在 2025 年后落地。
- 市场竞争加剧
- 2025 年中国电动车市场将迎来更多新车型(如小鹏 G9 改款、比亚迪夏等),小米需通过品牌营销 + 渠道扩张巩固份额。
结论:2025 年小米以纯电动车为主,增程技术蓄势待发
小米在 2025 年的核心产品均为纯电动车,包括 SU7 系列、YU7 等车型,技术路线聚焦电驱、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尽管增程式技术已进入研发阶段,但首款增程车型预计 2026 年推出。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及官方战略均表明,小米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专注于电动车领域,燃油车不在其产品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