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2025-05-06 16:58:28  阅读 11 次 评论 0 条

根据现有信息,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量产节奏已进入多车型并行阶段,核心车型的生产与交付计划如下:

一、现有车型持续量产与交付


  1. 小米 SU7 系列
    作为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SU7 标准版、Pro 版、Max 版自 2024 年 4 月上市以来持续热销。截至 2025 年 2 月,累计交付量已达 13.5 万辆,订单锁定超 24.8 万台。当前月产能约 2 万台,正在向 2.5 万台目标冲刺以满足全年 30 万辆交付需求。

    • 交付周期:主流车型如 SU7 Pro 需等待 7-8 个月,高配版 SU7 Max 等待 6 个月,而顶配 SU7 Ultra 因需求旺盛(发布 3 天锁单超 1 万台),交付周期缩短至 18-21 周。
    • 产能瓶颈:北京亦庄工厂的 9100T 一体化压铸设备调试周期超预期,导致后底板量产良品率仅 68%(特斯拉同期为 85%),直接影响 SU7 Max 版交付周期延长至 14 周。

  2. 小米 SU7 Ultra
    作为高性能旗舰车型,SU7 Ultra 于 2024 年 10 月开启预售(预售价 81.49 万元),原计划 2025 年 3 月正式上市。但受限于电池供应链(宁德时代麒麟 5C 电池独家供应导致成本高企),实际交付时间推迟至 2025 年 Q2,目前已有部分用户开始提车。


二、2025 年新车型量产计划


  1. 小米 YU7(首款 SUV)

    •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内部代号 MX11,由阿尔特主导开发,已于 2024 年 Q4 完成试制,计划 2025 年 Q2 量产,6-7 月正式上市。
    • 产能规划:二期工厂原计划 2025 年 7 月投产,但因与东风合作受阻,武汉第三工厂建设停滞,可能影响 YU7 的产能爬坡速度。
    • 市场策略:起售价 23.59 万元,主打三四线城市燃油车市场,通过价格穿透策略争夺份额。

  2. 小米昆仑增程版 SUV

    • 定位:中大型增程 SUV,采用三排座椅布局,配备后轮转向系统,预计起售价 15 万元。
    • 量产进度:2025 年 Q4 亮相,2026 年上半年正式交付,可能采用代工模式生产以缓解产能压力。


三、产能与供应链挑战


  1. 工厂产能
    北京亦庄工厂当前月产能 2 万台,二期工厂投产后预计提升至 3 万台,但武汉工厂因合作问题陷入停滞,导致 2025 年全年产能缺口约 6 万辆。

  2. 供应链风险

    • 电池成本:宁德时代麒麟 5C 电池采购成本比比亚迪自研刀片电池高 22%,在碳酸锂价格反弹至 18 万元 / 吨背景下,整车毛利率被压缩至 9.7%(行业 TOP3 平均 16.2%)。
    • 零部件供应:自研电机 V8 等核心技术依赖外部合作,产能爬坡中良品率问题频发,如 SU7 试驾车空气悬架故障、座椅变形等争议暴露生产环节薄弱。


四、用户提车时间参考


  • 现有车型:SU7 标准版 / Pro 版 / Max 版当前下单需等待 42-49 周(约 10-12 个月),预计 2026 年 2-3 月交付;SU7 Ultra 因产能优先保障,交付周期缩短至 18-21 周。
  • 新车型:YU7 计划 2025 年 6-7 月上市,首批交付可能在 Q3 末;昆仑增程版 SUV 预计 2026 年上半年交付。

五、总结与建议


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核心任务是产能提升供应链优化。若工厂扩产顺利且零部件供应稳定,全年 30 万辆交付目标有望达成。对于消费者而言:

  • 急需提车:可关注 SU7 Ultra 现车或 YU7 上市初期的优先交付批次。
  • 追求性价比:等待 2025 年 Q3 后的产能释放,或选择增程版 SUV(2026 年上市)。
  • 关注风险:需警惕智能驾驶技术迭代滞后(如 SU7 Pro 仍采用 96 线激光雷达)、服务网络覆盖不足(三四线城市覆盖率仅 31%)等问题对用车体验的影响。

建议通过小米汽车官网或线下门店实时查询订单状态,并优先选择支持 OTA 升级的车型以应对未来技术更新需求。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9019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