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5 年已举办的发布会和公开活动来看,雷军并未全程参与所有小米发布会,存在明确的缺席案例。以下是结合最新信息的具体分析:
一、已确认的雷军出席案例
- 2025 年 2 月 27 日双 Ultra 发布会
雷军亲自登台发布小米 15 Ultra 和 SU7 Ultra,这是小米创业 15 周年的重要战略发布会。他不仅回顾了小米在高端市场的突破,还宣布 SU7 Ultra 售价直降 28.5 万元,引发市场热议。这场发布会是雷军 2025 年最受关注的公开露面之一,也体现了他对手机与汽车双旗舰产品的重视。
- 2025 年 3 月 25 日武汉大学 YU7 展示活动
雷军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携小米 SU7 Ultra 和尚未发布的 YU7 车型亮相樱花大道,亲自参与宣传视频拍摄,并与师生互动。尽管这是一次校园推广活动而非正式发布会,但雷军的亲自参与凸显了小米汽车业务的战略地位。
二、明确的缺席案例
- 2025 年 4 月 23 日上海车展
雷军因 “时间冲突” 未出席上海车展,小米展台由其他高管负责。这是雷军自 2023 年以来首次缺席国际 A 级车展,官方解释称其行程与车展安排重叠。对比他此前在 2023-2024 年车展的高调表现(如北京车展宣布 SU7 锁单超 7.5 万台),此次缺席引发行业对小米战略调整的猜测。
- 2025 年 3 月 2 日小米 15 系列全球发布会
该发布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主要发布小米 15 Ultra、澎湃 OS 2 等产品,由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主持,雷军未现身。这表明小米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常规发布会可能已形成高管分工模式,雷军更多聚焦于汽车等核心战略业务。
三、缺席原因与战略背景
- 业务重心转移
小米 2025 年战略重点明确转向 “人车家全生态”,尤其是汽车业务。雷军在双 Ultra 发布会上强调 “愿意押上毕生声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并透露 SU7 Ultra 年销量目标为 1 万台,已有 “九成把握”。此外,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雷军需投入更多精力推动汽车产能、智驾技术落地等关键环节。
- 行程密集与分工调整
雷军 2025 年 3 月的行程显示,他需同时应对国际合作(如接待三星、高通高管)、母校活动(武汉大学雷军班班会、仙桃中学图书馆捐赠)、博鳌论坛等多重事务。这种高强度的行程安排客观上导致他无法兼顾所有发布会。此外,小米高管团队已形成分工模式,如卢伟冰主导手机业务发布会,王化负责公关事务,邢嘉妮等主持人承担部分活动流程。
- 避免过度曝光与舆论风险
上海车展期间,雷军缺席被分析为 “避免过度曝光稀释话题性”,尤其是在 SU7 此前因智驾事故引发争议的背景下,减少公开露面可降低舆论风险。这种策略与小米近年来强调 “技术低调、产品高调” 的品牌管理逻辑一致。
四、未来出席可能性分析
- 汽车相关发布会
雷军大概率会出席 YU7 正式发布会(预计 2025 年 6-7 月),以及 SU7 Ultra 交付仪式等关键节点。他在双 Ultra 发布会上已明确表示 “小米汽车是公司未来营收超越手机的核心”,因此汽车业务的重大活动仍将由他亲自站台。
- 手机与 AI 战略发布会
若小米在 2025 年推出搭载自研 AI 大模型的旗舰手机(如小米 MIX Fold 5),或举办 AI 技术专场发布会,雷军可能回归主持。他在双 Ultra 发布会上已预告 “小米将搭建 GPU 万卡集群,发力端侧大模型”,这类技术突破的发布通常需要创始人背书。
- 常规产品发布会
如 Redmi 系列、IoT 设备等中低端产品线的发布会,雷军可能继续缺席,由卢伟冰、王腾等高管代为主持。例如,2024 年 2 月的小米 14 Ultra 发布会即由卢伟冰主持,当时雷军正专注于汽车业务。
结论
2025 年雷军并非 “每次都在” 小米发布会。他的出席呈现明显的战略聚焦性:优先参与汽车业务关键节点、高端旗舰产品发布及重大品牌活动,而常规发布会更多由高管团队分担。这种调整既是业务重心转移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小米从 “创始人 IP 驱动” 向 “体系化运营” 的转型。对于关注雷军动态的用户,建议重点关注小米汽车发布会、双 Ultra 系列更新及 AI 技术专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