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汽车的 CEO 仍由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亲自担任。从公开信息来看,雷军不仅是小米汽车业务的核心推动者,还深度参与战略决策与市场活动,展现出对汽车业务的高度重视。
一、雷军持续主导小米汽车战略
- 频繁公开表态与战略规划
雷军在 2025 年多次公开活动中直接代表小米汽车发声。例如,在 1 月的跨年直播中,他宣布 2025 年小米汽车交付目标为 30 万辆,并透露已投入 130 多亿元用于研发。3 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他详细阐述了小米汽车的技术投入、市场策略及未来规划,强调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的重要性。这些举措表明,雷军仍在亲自把控小米汽车的核心方向。
- 管理层架构未显示权力转移
尽管小米汽车在 2025 年进行了多轮高管调整(如任命于锴为产品部总经理、于立国分管智能制造等),但所有新任命的高管均直接向雷军汇报。这种 “战时指挥部” 式的架构设计,与华为车 BU 将决策权收归任正非的模式类似,凸显了雷军对汽车业务的绝对掌控。
- 产能与交付压力下的直接参与
面对 2025 年 30 万辆的交付目标及当前产能瓶颈(如 SU7 订单积压超 15 万辆),雷军不仅推动工厂扩建(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6 月投产),还亲自协调供应链与生产管理。这表明他在业务执行层面仍保持高度介入。
二、雷军的角色不可替代性
- 品牌与用户信任的核心纽带
雷军在小米 SU7 上市初期的 “天使单”(60% 用户未试驾即下单)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个人 IP 与用户对小米品牌的信任深度绑定。若此时更换 CEO,可能引发市场对战略连续性的担忧。
- 技术路线与生态整合的关键决策人
小米汽车的 “技术为本” 战略(如自研 V8s 电机、智能座舱系统)及 “人车家全生态” 布局,均需雷军协调集团资源(如 AI 技术、供应链体系)。例如,2025 年小米计划投入 300 亿元研发,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汽车与智能家居的技术融合。
- 行业资源整合者
雷军在 2025 年电动汽车百人会等场合与王传福、李想等行业领袖互动,为小米汽车争取产业链合作机会。这种跨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三、未来变动可能性分析
尽管目前没有雷军卸任的迹象,但从长期来看,小米汽车可能会进行管理层调整:
- 阶段性目标达成后的权力过渡:若 2025 年 30 万辆交付目标顺利实现,雷军可能将日常运营交给职业经理人,专注于集团战略。
- 行业资深人士加盟:小米汽车已从北汽、麦格纳等企业引入于立国、黄振宇等高管,未来可能进一步吸纳汽车行业经验丰富的 CEO 人选。
- 组织架构优化: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小米汽车可能设立独立子公司,CEO 职位由集团内部或外部人才担任,但雷军仍可能保留董事长或战略顾问角色。
四、信息验证与建议
若需确认最新动态,可关注以下渠道:
- 小米集团官方公告:重大人事变动通常会通过港交所公告或官方新闻稿发布。
- 雷军个人社交媒体:雷军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频繁分享小米汽车进展,是最直接的信息源。
- 权威财经媒体:如新浪财经、36 氪等,会跟踪报道小米汽车的管理层动向。
当前,综合所有公开信息,雷军仍是 2025 年小米汽车的 CEO,且短期内这一职位变动的可能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