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高管名单100

2025-05-06 17:42:45  阅读 14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汽车尚未公开完整的 100 人高管名单。根据小米集团官方披露及权威媒体报道,其核心高管团队主要由以下成员构成,涵盖战略决策、研发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关键领域:

一、核心管理层


  1. 雷军

    • 职位: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小米汽车总裁
    • 职责:全面统筹小米汽车战略方向,直接领导智能制造、供应链、产品研发及智能座舱四大核心板块。
    • 背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士,曾主导金山软件上市,2010 年创立小米,2021 年亲自带队造车,提出 “为米粉造一辆 Dream Car” 的目标。

  2. 于立国

    • 职位:小米汽车副总裁,分管智能制造部、工厂及体系运营部
    • 职责:负责生产制造、工厂管理及产能提升,直接向雷军汇报。
    • 背景: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原北汽新能源执行副总经理、极狐事业部总裁,曾主导极狐与华为、麦格纳的合作,2022 年加入小米后推动北京工厂产能爬坡。

  3. 黄振宇

    • 职位:小米汽车副总裁,兼任供应链部总经理、质量部总经理
    • 职责:管理供应链体系及生产质量控制,直接向雷军汇报。
    • 背景:原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拥有 20 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经验,2023 年加入小米后强化供应链稳定性。

  4. 于锴

    • 职位:小米汽车产品部总经理
    • 职责:负责产品定义、创新研发及产品线管理,直接向雷军汇报。
    • 背景:小米早期员工,曾任互联网三部总经理,主导过 MIUI 系统开发,2025 年调任汽车业务,推动 SU7 Ultra 等高端车型研发。

  5. 刘黎

    • 职位:小米汽车智能座舱与 App 部总经理
    • 职责:负责智能座舱系统开发、用户体验优化及车载 App 生态建设,直接向雷军汇报。
    • 背景:原小米手机部软件研发负责人,曾参与澎湃 OS 系统开发,2025 年接管汽车智能座舱业务。


二、关键部门负责人


(1)技术研发


  • 马晓辉:首席技术官(CTO),原北汽集团技术研发骨干,主导小米汽车三电系统及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 叶航军:人工智能部总经理,负责智能驾驶算法及 AIoT 生态融合,曾主导小米自动驾驶团队从 1000 人扩至 2000 人。

(2)供应链与生产


  • 李肖爽:首席财务官(CFO),原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分管汽车业务财务及资本运作。
  • 王楠楠:南京区域总部总经理,兼任手机部软件部项目研发部总经理,负责跨区域产能协调。

(3)市场与设计


  • 周钘:营销负责人,原上汽大众销售总监,主导小米 SU7 的市场推广及渠道建设。
  • 李田原:首席设计师,宝马 iX 外饰主设计师,主导小米 SU7 的外观设计。
  • 仇臻:外饰设计负责人,原奔驰高级设计师,参与小米汽车家族化设计语言制定。

(4)质量与体系


  • 祁燕:质量委员会主席,原小米集团高级顾问,负责制定 “质量一票否决制” 及品控流程。
  • 梁秋实:汽车部政委,负责组织协调及干部管理,向雷军和刘德双线汇报。

三、高管团队特点与战略布局


  1. “雷军集权” 管理模式
    小米汽车采用扁平化架构,核心高管(如于立国、黄振宇、于锴、刘黎)均直接向雷军汇报,决策效率显著提升。这种 “战时指挥部” 模式旨在快速响应产能压力,2025 年目标交付 30 万辆,较 2024 年增长 122%。

  2. 跨界人才融合

    • 传统车企背景:于立国(北汽)、黄振宇(麦格纳)、周钘(上汽)等高管带来制造、供应链及营销经验,弥补小米在汽车行业的短板。
    • 互联网基因:于锴、刘黎等内部提拔的高管延续了小米 “软件定义汽车” 的理念,推动智能座舱与手机生态深度整合。

  3. 产能与质量双攻坚

    • 产能端:于立国推动工厂改为 “两周休 1 天” 工作制,并加速二期工厂建设,预计 2025 年总产能达 45 万辆。
    • 质量端:黄振宇强化供应链管控,祁燕推行 “质量问题越级汇报” 机制,单台 SU7 亏损从 6 万元降至 3.77 万元。


四、信息局限性说明


  1. 非公开信息
    小米汽车未公布完整的 100 人高管名单,上述信息主要来自官方公告及媒体报道,部分中层管理岗位(如区域销售负责人、工厂厂长)未披露。

  2. 动态调整
    2025 年小米汽车经历多次人事变动(如梁秋实任政委、于锴调任产品部),未来可能因业务扩张进一步调整。

  3. 集团与汽车业务交叉
    部分高管(如卢伟冰、刘德)同时在小米集团担任要职,其汽车业务职责需结合集团战略综合理解。


如需更详细信息,建议关注小米集团官网、财报及行业分析报告(如高盛、中金研究)。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9059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