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2025 年小米汽车的动力系统(即用户提到的 “发动机”)主要采用纯电动驱动,其核心电机供应商包括以下几家:
一、主要电机供应商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UE)
作为小米汽车的核心合作伙伴,联合汽车电子为小米 SU7 标准版、SU7 Pro等车型提供驱动电机。例如,工信部公示的小米 SU7(BJ7000MBEVR2)搭载的 TZ220XS000 型号电机即由该公司生产,峰值功率为 220kW。联合汽车电子是博世集团与上汽集团的合资企业,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领域均有深厚积累,其产品稳定性和技术成熟度较高。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汇川为小米 SU7 Max、YU7 高性能版等车型提供电机支持。例如,小米 SU7 Max(BJ7000MBEVA1)的前后双电机(220kW+275kW)即来自该公司,综合功率达 495kW,最高车速 265km/h。此外,小米 YU7 的双电机四驱高功率版(前 220kW + 后 288kW)也采用了苏州汇川的电机。苏州汇川是汇川技术的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研发,其产品在比亚迪、蔚来等品牌中也有应用。
- 小米自研电机(V8s、V6s)
在小米 SU7 Ultra等高端车型中,小米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电机技术。例如,SU7 Ultra 搭载的三电机四驱系统由两台 V8s 电机(单台功率 578 马力)和一台 V6s 电机(392 马力)组成,综合功率达 1548 马力,最高转速 27200rpm,零百加速仅 1.98 秒。这一技术突破了行业常规,例如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电机转速为 20000rpm,而小米 V8s 电机的转速提升了 36%,使其在纽北赛道创造了 6 分 46 秒 874 的圈速纪录。
二、技术路线与车型配置
- 纯电动驱动为主
小米汽车全系车型均采用纯电动方案,无混合动力车型。根据车型定位和性能需求,电机配置分为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三电机四驱三种类型:
- 单电机后驱:如小米 SU7 标准版,搭载联合电子 220kW 电机,续航 668km(磷酸铁锂电池)。
- 双电机四驱:如小米 SU7 Max,前后电机总功率 495kW,续航 800km(三元锂电池)。
- 三电机四驱:如小米 SU7 Ultra,自研 V8s+V6s 电机组合,综合功率 1548 马力,续航 630km(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 电池与电机的协同设计
小米汽车根据电池类型(磷酸铁锂或三元锂)匹配不同电机。例如:
- 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如 SU7 标准版):搭载联合电子电机,注重成本控制和安全性,续航覆盖 668-830km。
- 三元锂电池车型(如 SU7 Ultra):采用自研电机和宁德时代高功率电池,支持 5.2C 充电倍率,峰值电压 897V,实现极致性能。
三、供应链与技术布局
- 供应商多元化
除上述电机供应商外,小米汽车还与威孚高科(通过联合汽车电子)、汇川技术(通过苏州汇川)等上市公司建立合作,形成覆盖电机、电控、电池的完整供应链。例如,威孚高科通过参股联合汽车电子,为小米提供电机相关技术支持。
- 自研技术的突破
小米在电机领域的自研能力显著提升。例如,V8s 电机采用碳纤维转子、高导磁硅钢等材料,突破了行业转速极限,其研发团队因此获得小米 “千万技术大奖”。此外,小米还在预研第三代电机技术,目标转速达 35000rpm,进一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四、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电机供应商呈现 **“外部合作 + 自研突破”** 的双轨模式:
- 中低端车型(如 SU7 标准版)依赖联合汽车电子、苏州汇川等成熟供应商,确保量产稳定性。
- 高端车型(如 SU7 Ultra)则通过自研电机实现性能跃升,展示技术实力。
这一策略既降低了初期研发风险,又通过自研技术提升品牌溢价,符合小米 “性价比 + 技术创新” 的一贯风格。未来,随着产能扩张和技术迭代,小米可能进一步深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并扩大自研电机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