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5 年最新信息,小米 SU7 不同版本的零百加速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数据如下:
一、核心版本加速性能
- SU7 Ultra(三电机四驱版)
- 官方数据:搭载 1548 马力三电机系统,零百加速仅需1.98 秒,最高时速达 350km/h,是目前量产电动车中加速性能最强的车型之一。
- 实测表现:易车在金港赛道测试中,SU7 Ultra 在 10℃环境下跑出2.50 秒的零百加速成绩,0-200km/h 加速 5.94 秒,0-300m 加速 7.89 秒,刷新量产车加速纪录。
- 技术亮点:800V 高压平台 + 5C 超快充,配合碳陶瓷刹车(百公里刹停 30.8 米)和双腔空气悬架,实现赛道级操控。
- SU7 Max(双电机四驱版)
- 官方数据:综合功率 495kW,峰值扭矩 838N・m,零百加速2.78 秒,CLTC 续航 800km。
- 实测表现:选装性能轮圈后,加速时间可缩短至3.09 秒,麋鹿测试成绩 79.12km/h,高速过弯侧倾角仅 3.8°。
- 适用场景:兼顾日常通勤与赛道驾驶,适合追求性能与续航平衡的用户。
- SU7 标准版 / Pro 版(单电机后驱)
- 官方数据:最大功率 220kW,峰值扭矩 400N・m,零百加速5.28 秒(标准版)和5.7 秒(Pro 版),CLTC 续航分别为 700km 和 830km。
- 用户反馈:普通模式下动力平顺,运动模式推背感明显,适合城市代步和长途出行。
二、性能差异的核心原因
- 动力系统:
- Ultra 版采用前 1 台异步电机 + 后 2 台永磁电机的三电机布局,实现扭矩矢量分配,而 Max 版为双电机四驱,标准版 / Pro 版为单电机后驱。
- 三电机系统可实现 “扭矩矢量控制”,在起步时将动力优先分配至后轮,减少打滑,提升加速效率。
- 电池与电控:
- Ultra 版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支持 5.2C 超快充,放电功率达 1330kW,配合碳化硅高压系统,能量转化效率提升 15%。
- 标准版 / Pro 版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但低温性能较弱,-5℃环境下续航折损约 30%。
- 车身与底盘:
- Ultra 版采用碳纤维前舱盖、尾翼和扩散器,整车减重 58kg,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同时提供 285kg 下压力,提升高速稳定性。
- Max 版配备 CDC 可变阻尼减振器和空气弹簧,标准版 / Pro 版为普通悬架,操控性逐级递减。
三、用户实测与争议
- 加速体验:
- 部分车主反馈 Ultra 版赛道模式下加速 “眩晕感强烈”,需适应动力响应速度。
- 普通版车型在舒适模式下动力线性,适合家庭用户;运动模式下动力爆发明显,但能耗增加约 20%。
- 安全争议:
- Ultra 版因未强制设置地理围栏,车主可在城市道路激活赛道模式,存在安全隐患。小米虽设置 300 公里 “新手期” 限速,但可通过更换驾驶员绕过限制。
- 对比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电子围栏技术,小米的赛道模式更依赖用户自律,引发舆论讨论。
四、选购建议
版本 | 零百加速 | 售价区间 | 适合人群 |
---|---|---|---|
SU7 Ultra | 1.98 秒 | 52.99 万元起 | 性能发烧友、赛道玩家 |
SU7 Max | 2.78 秒 | 29.99 万元 | 追求均衡的中高端用户 |
SU7 Pro | 5.7 秒 | 24.59 万元 | 家庭用户、长途通勤者 |
SU7 标准版 | 5.28 秒 | 21.59 万元起 | 预算有限的科技爱好者 |
五、数据验证与更新
如需获取最新数据,可参考:
- 小米官网:定期发布车型参数更新及用户手册。
- 第三方评测:如易车、懂车帝等平台的实测报告,涵盖不同环境下的加速表现。
- 车主社区:汽车之家、小米社区等平台的真实用户反馈,了解长期使用中的性能稳定性。
总结来看,2025 年小米 SU7 的加速性能已覆盖从 5 秒级到 2 秒级的全场景需求,技术普惠与安全平衡仍是行业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