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su7ultra续航多少公里

2025-05-06 23:59:08  阅读 25 次 评论 0 条

根据官方数据及技术解析,2025 年小米 SU7 Ultra 的 CLTC 纯电续航里程为630 公里,这一成绩由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与三电机系统的协同优化实现。以下从技术原理、配置影响、实测表现三个维度展开说明:

一、核心技术支撑续航能力


  1. 宁德时代麒麟二代电池
    小米 SU7 Ultra 搭载的 93.7kWh 电池组采用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技术,通过以下创新提升能量密度与续航表现:

    • 超电子网正极技术:构建四通八达的电子传输网络,使阴极材料对放电信号的响应速度提升 30%,锂离子嵌入速率提高 25%。
    • 快离子环石墨负极:在石墨表面修饰多孔包覆层,提供更多锂离子交换活性位点,使锂离子电荷交换速度提升 20%。
    • 超高导电解液:电解液电导率提升 20%,锂离子在液相和界面的传输速度显著加快,降低电池内阻至 0.25mΩ(全球量产电芯最低水平)。
    • 双大面冷却设计:电池包采用 7.3 平方米的双大面冷却面积,换热能力是传统底部冷却的 2 倍,热阻降低 70%,确保在赛道等高负荷场景下电池温度稳定在 55℃以下,避免功率衰减。

  2. 三电机系统能耗优化
    小米 SU7 Ultra 的三电机四驱系统(前 V6s + 后双 V8s)采用智能动力分配策略:

    • 日常驾驶:仅使用前电机(288kW)驱动,后电机按需介入,减少能耗。
    • 高速巡航:通过电机解耦技术,关闭部分电机以降低负载。
    • 赛道模式:三电机全功率输出(1138kW),但通过碳化硅逆变器和 800V 高压平台提升能量转化效率,百公里电耗控制在 16.5kWh。


二、配置与场景对续航的影响


  1. 选装配置的续航差异
    根据小米官方说明,不同选装方案会导致续航变化:

    选装组合CLTC 续航(km)差异原因
    基础版(无尾翼 + 长续航胎)630风阻系数 0.195,轮胎滚阻最低
    碳纤维尾翼 + 长续航胎600尾翼增加下压力导致风阻提升 5%
    无尾翼 + 高性能胎555轮胎滚阻增加 12%
    碳纤维尾翼 + 高性能胎520风阻与滚阻双重增加
    数据来源:

  2. 实际使用场景的续航波动

    • 极端温度:在 - 10℃环境下,续航可能降至 450km 左右(电池活性下降 + 空调制热能耗增加)。
    • 赛道驾驶:连续两圈纽北赛道(41.6km)后,电量消耗约 25%,平均每圈电耗 11.7kWh。
    • 快充影响:使用 480kW 超充桩时,10%-80% 充电仅需 11 分钟,但频繁快充可能导致电池循环寿命缩短。


三、实测与行业对比


  1. 第三方实测数据

    • 懂车帝冬季测试:在 - 7℃环境下,小米 SU7 Ultra 的续航达成率为 68%(428km),优于同价位的特斯拉 Model S(62%)和蔚来 ET7(65%)。
    • 赛道续航测试:在上海国际赛车场连续进行 10 圈(5.451km / 圈)激烈驾驶后,剩余电量 32%,平均每圈电耗 2.1kWh,续航等效约 260km(赛道工况)。

  2. 行业技术对标

    • 电池能量密度:146.87Wh/kg,略低于特斯拉 4680 电池(160Wh/kg),但通过热管理系统弥补差距。
    • 充电速度:5.2C 充电倍率(11 分钟 10%-80%),领先比亚迪汉 EV(3.9C)和小鹏 P7(4.2C)。
    • 风阻系数:基础版 0.195,优于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0.22),但低于奔驰 EQS(0.17)。


四、用户使用建议


  1. 续航优化技巧

    • 驾驶模式:日常使用 “经济模式”,高速切换 “标准模式”,赛道选择 “赛道模式”。
    • 能量回收:将回收强度调至 “高”,可额外增加 5%-8% 续航。
    • 空调管理:冬季使用座椅加热替代空调制热,可减少 15% 能耗。

  2. 充电策略

    • 家用充电:使用小米自研 480kW 超充桩,1 小时可补能 400km。
    • 长途出行:利用 “小米能源地图” 规划充电站,优先选择与宁德时代合作的超充网络。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的 630km CLTC 续航是当前量产电动车的第一梯队水平,其核心优势在于电池技术与三电机系统的协同优化。尽管实际续航受场景影响较大,但通过智能配置和驾驶策略,用户仍能获得可靠的续航体验。对于追求高性能与长续航的用户,小米 SU7 Ultra 提供了 “鱼与熊掌兼得” 的解决方案。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9107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