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5 年 2 月 27 日小米 "双 Ultra" 新品发布会及后续官方信息,小米创始人雷军已正式确认小米汽车旗舰车型 SU7 Ultra 的最终售价为52.99 万元,这一价格较 2024 年 10 月公布的预售价 81.49 万元直降 28.5 万元,引发市场强烈反响。这一价格策略被业界称为 "教科书级营销",通过先高后低的定价锚定效应,迅速激活了消费市场 —— 新车开售仅 10 分钟大定订单突破 6900 台,2 小时即达成全年 1 万台销售目标。
核心车型价格体系
- 小米 SU7 Ultra
- 定位: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纯电性能旗舰
- 价格:52.99 万元(标准版)、81.49 万元(纽北限量版)
- 性能亮点:
- 三电机四驱系统,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0-200km/h 仅需 5.86 秒
- 纽博格林赛道满电可连续飞驰两圈不出现热衰减,11 分钟完成 10%-80% 快充
- 标配双腔空气悬架、500Hz 刷新率扭矩矢量控制、430mm 碳陶瓷刹车盘等顶级配置
- 市场策略:通过 "预售价 81.49 万→正式价 52.99 万" 的价格落差,叠加终身智驾、碳纤维套件等 9 万元权益,塑造 "豪车平替" 形象。
- 小米 SU7 标准版
- 定位:中高端纯电轿车
- 价格:21.59-29.99 万元
- 市场表现:2025 年 4 月单月交付超 28000 台,累计锁单量突破 23.59 万台,提车等待周期最长达 23 周。
- 小米 YU7(待上市)
- 定位:纯电 SUV
- 预计售价:30-40 万元(基于申报信息及市场预测)
- 核心参数:
- 双电机版本最大功率 508kW(691 马力),最高车速 253km/h
- 车身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
- 搭载江苏时代三元锂电池,纯电续航最高 770km
- 上市时间:2025 年 6-7 月,竞争对手锁定特斯拉 Model Y。
价格策略的深层逻辑
- 打破品牌认知壁垒
雷军在发布会现场直言:"为什么小米就不能卖这个价钱?",通过 SU7 Ultra 的定价突破,小米试图扭转 "低价品牌" 的固有印象。数据显示,SU7 Ultra 购车用户中 15% 为首次购车,43% 来自 BBA 等传统豪华品牌,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 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
小米通过自研三电机系统(成本较竞品降低 40%)、电池包 CTB 技术、碳化硅功率器件等核心技术,实现了性能与成本的平衡。例如,SU7 Ultra 的三电机系统成本仅为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 60%。
- 阶梯式产品矩阵
从 21.59 万元的 SU7 到 52.99 万元的 SU7 Ultra,再到规划中的 15 万元级车型(预计 2026 年推出),小米构建了覆盖主流市场的价格体系。这种 "从高端切入,再向下渗透" 的策略,与 iPhone 系列的定价逻辑异曲同工。
市场影响与行业启示
- 颠覆传统豪车定价体系
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的价格提供了千万级超跑的动力性能(如 1.98 秒加速)和百万级豪车的配置(如碳陶瓷刹车盘),重新定义了 "新豪车" 标准。对比之下,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售价高达 199.8 万元,而 SU7 Ultra 的性能参数已接近其 80%。
- 倒逼行业价格透明化
小米的 "预售价虚高→正式价腰斩" 策略,被业界视为对传统车企 "高开低走" 定价模式的挑战。这种 "价格锚定 + 限时权益" 的组合拳,正在被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借鉴。
- 加速电动化渗透率
小米汽车 2025 年 4 月交付量突破 2.8 万台,同比增长 120%,其价格策略被认为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彭博社预测,小米汽车 2025 年全年交付量将达 40 万台,成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
消费者决策建议
- 关注限时权益:2025 年 5 月,小米推出 Nappa 真皮座椅(价值 8000 元)、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等购车福利。
- 注意交付周期:SU7 Ultra 锁单后预计 18-21 周交付,SU7 标准版等待周期已延长至 23 周。
- 试驾对比竞品:建议对比特斯拉 Model S Plaid(售价 88.99 万元)、蔚来 ET7(52.8 万元起)等车型的实际体验,尤其是智能驾驶系统的成熟度。
综上,雷军在 2025 年通过 SU7 Ultra 的定价策略,不仅实现了小米汽车品牌形象的跃升,更以 "高配低价" 的产品力重新定义了行业规则。随着 YU7 等新车型的上市,小米有望在 2025 年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