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动态,2025 年小米平衡车的核心生产厂家仍为九号公司(Ninebot Inc.),但双方合作模式已发生显著变化。以下是基于最新数据的深度分析:
一、九号公司:从生态链企业到独立合作伙伴
九号公司作为小米生态链早期核心成员,曾长期主导小米平衡车的研发与生产。例如,2015 年推出的首款小米平衡车即由九号公司(时名纳恩博)代工,其技术积累包括 15 重安全保护、镁合金骨架等核心设计。但自 2020 年九号公司独立上市后,逐步推进 “去小米化” 战略:
- 合作规模缩减:2024 年九号公司来自小米的销售额占比降至 4.3%,且前五大客户中已无小米身影。2025 年双方预计关联交易额进一步降至 1500 万元,其中销售产品仅 1000 万元,显示合作深度大幅收缩。
- 产品定位分化:九号公司自主品牌产品(如高端电动滑板车、割草机器人)收入占比超 70%,而小米平衡车在其业务版图中已退居次要地位。
二、供应链调整:多元化代工与技术合作
尽管九号公司仍是小米平衡车的重要供应商,但小米已开始引入其他合作伙伴以分散风险:
- 代工厂扩展:
- 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电子制造服务商,富士康近年加速布局机器人与智能硬件领域。其 2025 年 GTC 大会展示的 AI 服务器与机器人技术,暗示可能参与小米平衡车的电机、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生产。
- 英华达:这家 ODM 厂商长期为小米代工手机及生态链产品,2025 年其电动滑板车产能扩张可能延伸至平衡车领域。
- 技术合作:
- 美芯晟:为小米机器人实验室供应六轴 IMU 传感器,该技术可迁移至平衡车的姿态控制系统。
- 绿的谐波:其超薄谐波减速器已应用于小米人形机器人,未来可能适配平衡车的精密传动模块。
三、市场与产品动态
- 产品线迭代:
- 小米商城仍在售九号平衡车 Plus(11 英寸真空胎、35km 续航),但 2025 年新品可能由其他厂商代工。
- 京东等平台出现 “小米有品 2025 新款平衡车”,主打儿童市场与发光轮毂设计,推测由第三方厂商生产。
- 渠道与品牌:
- 九号公司通过 7600 家线下门店下沉至三四线城市,与小米的线上渠道形成互补。
- 小米平衡车防伪系统显示,部分产品序列号数据库已独立于九号公司,暗示生产管理权转移。
四、行业趋势与挑战
- 政策驱动:
- 中国 “双碳” 目标推动短途出行电动化,平衡车市场年增速预计达 15%,吸引更多厂商入局。
- 欧盟新规要求平衡车强制通过 EN 17128 认证,可能加速供应链整合。
- 技术竞争:
- 九号公司在 CES 2025 展示的第三代电动滑板车搭载 Apple Find My 技术,其专利积累可能限制其他厂商创新。
- 小米若自主研发平衡车核心芯片(如 MEMS 传感器),将进一步削弱代工厂话语权。
五、结论
2025 年小米平衡车的生产呈现 **“核心依赖减弱、多元代工崛起”** 的格局:
- 九号公司仍是主要生产商,但合作规模收缩至历史低位。
- 富士康、英华达等代工厂可能承接部分订单,尤其在中低端市场。
- 技术供应商(如美芯晟、绿的谐波)将深度参与核心部件研发。
建议消费者通过小米商城、京东自营等官方渠道购买,并核对产品序列号与防伪标识,以确保品质。未来若小米推出自研平衡车,其供应链可能进一步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