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2 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宣布,他已正式提走一辆鹦鹉绿配色的小米 SU7 Ultra,并表示 “今天可以好好体验一番”。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关注,不仅因为雷军作为企业领袖的个人选择,更因其背后承载的小米汽车战略意义。
一、雷军提车的背景与细节
- 车型选择与个人偏好
雷军在 2025 年 2 月 27 日的小米 SU7 Ultra 发布会上曾透露,自己会订购一辆该车型,并倾向于鹦鹉绿配色。最终,他的选择与发布会表态一致。这一颜色在量产版中属于高饱和色系,搭配碳纤维组件和赛道化设计,凸显运动感。
- 提车时间与交付仪式
小米 SU7 Ultra 于 2025 年 3 月 2 日启动首批交付,雷军亲自出席交付仪式,为车主揭开车衣并驾驶车辆带客户试乘。他在现场与车主互动,赠送纪念证书,并合影留念,展现了对产品的高度重视。而雷军个人提车时间为 3 月 12 日,稍晚于首批交付,可能与其定制化配置或排产优先级有关。
- 社交媒体动态
雷军在微博中提到:“如果你在北京的道路上看到一辆鹦鹉绿的小米 SU7 Ultra,可能就是我驾驶的。” 这一表态既体现了他对产品的信心,也通过个人 IP 为小米汽车进行了软性宣传。
二、小米 SU7 Ultra 的核心亮点
雷军选择的 SU7 Ultra 是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其性能与配置直接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等百万级超跑,但价格仅为 52.99 万元起,展现了小米 “高端化但不高价” 的策略。以下是其关键参数:
项目 | 参数 |
---|---|
动力系统 | 三电机四驱(双 V8s+V6s),综合功率 1138kW,最大马力 1548PS,零百加速 1.98 秒 |
电池与续航 | 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CLTC 续航 630km,支持 5.2C 超充(10%-80% 充电仅需 11 分钟) |
赛道性能 | 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 2 分 09 秒 944,打破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纪录 |
智能配置 |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HAD),总算力 10.68EFLOPS,支持城市 NOA、极窄车位泊车 |
设计语言 | 碳纤维车身覆盖件(24 处)、1560mm 碳纤维尾翼、主动扩散器,整车下压力 285kg |
此外,雷军提的车型还可能选装了碳纤维前舱盖(减重 1.3kg,风阻系数降低 0.02Cd)、碳陶瓷制动盘(前 430mm / 后 410mm,最高工作温度 1300℃)等赛道级配置。
三、雷军提车的战略意义
- 品牌信任背书
作为小米汽车的 “产品经理”,雷军亲自提车传递出对 SU7 Ultra 的高度认可。这种 “创始人同款” 效应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尤其是对品牌首次冲击 50 万元级市场的信任度。
- 用户圈层渗透
数据显示,SU7 Ultra 车主中约 50% 来自 BBA(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用户,30-35 岁的高收入群体占比突出,女性用户达 20%。雷军通过个人行为拉近与目标用户的距离,强化小米汽车 “科技豪华” 的品牌形象。
- 技术破局象征
SU7 Ultra 的量产上市标志着小米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空气动力学等领域的突破。雷军提车不仅是对内部研发的肯定,也向行业宣告中国品牌在性能赛道的技术反超。
四、市场反响与争议
- 销量与交付
截至 2025 年 3 月,SU7 Ultra 订单已突破 1.9 万台,远超雷军最初设定的 1 万辆年销目标。但产能问题导致交付周期长达 6-7 个月,部分用户需等待至 2026 年。
- 争议与应对
小米曾因 OTA 更新限制马力引发争议(需在指定赛道达到圈速才能解锁 1548PS),但随后取消该限制,改为加强驾驶安全培训。雷军的提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论压力,展现了品牌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五、雷军与小米汽车的未来布局
- 产品矩阵扩展
继 SU7 系列后,小米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推出首款 SUV 车型 YU7,进一步覆盖主流市场。雷军曾在微博晒出 YU7 实车,暗示其设计语言将延续 SU7 的科技感。
- 技术持续投入
2025 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达 300 亿元,其中 AI 与汽车业务占比显著。SU7 Ultra 的端到端智驾系统、赛道大师 App 等功能,正是技术落地的体现。
- 全球化战略
小米 SU7 Ultra 已在欧洲亮相,雷军表示 “欧洲人对 SU7 Ultra 的热情不比国内差”。未来,小米汽车可能通过 “高性价比 + 极致性能” 策略开拓海外市场。
总结
雷军提车小米 SU7 Ultra 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小米汽车高端化战略的标志性事件。这款车型以 “50 万价格、百万级性能” 重新定义了豪华电动车标准,而雷军的亲自参与则为其注入了 “用户思维” 与 “技术理想主义” 的双重标签。随着产能释放与产品线扩展,小米汽车有望在 2025 年成为新能源市场的重要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