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小米在手机与汽车互联领域已形成以CarWith 车机互联系统为核心,结合小米澎湃 OS生态协同的技术体系,覆盖智能交互、生态联动、安全防护等多个维度。以下从技术升级、场景应用、用户体验及行业布局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技术升级:从功能适配到深度融合
- CarWith 系统迭代
小米 CarWith 在 2025 年已实现跨平台兼容,支持 Android 和 iOS 设备接入,用户可通过手机热点或蓝牙快速连接车机,将导航、音乐、电话等应用流转至中控屏。例如,小米 SU7 的 OTA 升级新增视频通话调用车辆前视摄像头功能,用户可通过车载摄像头分享车外实时景象。此外,系统支持语音控制彩蛋表情(如 “小爱同学 眨眨眼”),提升交互趣味性。
- 5G 与 AI 技术赋能
- 5G 低时延传输:小米汽车 Ultra 等车型支持 5G 网络,确保车机系统稳定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实时路况更新等功能的毫秒级响应。
- AI 个性化服务:基于用户驾驶习惯的 AI 算法,可自动推荐常用导航路线、播放偏好音乐,并通过五音区语音交互精准识别主副驾指令。例如,后排乘客语音调节空调时,系统仅响应主驾指令以保障驾驶安全。
- 硬件生态协同
小米澎湃 OS 的跨域异构协同能力实现手机与车机无缝联动。用户登录相同账号后,手机应用可一键 “PIN” 至车机桌面,保持原生操作体验。例如,手机端的米家 App 可直接控制车内空调、座椅加热,并与家中智能设备联动(如接近小区时自动激活 “回家场景”)。
二、场景应用:从出行工具到移动生态
- 智能座舱交互
小米 SU7 的 16.1 英寸 3K 中控屏、7.1 英寸翻转仪表屏及 56 英寸 HUD 抬头显示组成五屏联动系统,支持多任务柔性框架,应用可自由拖拽、分屏显示。例如,导航地图与音乐播放可同时显示,且操作流畅度媲美手机。
- 数字车钥匙与无感体验
通过 NFC、蓝牙、UWB 技术,小米手机可替代实体钥匙实现车辆解锁、启动。2025 年升级的蓝牙钥匙免扫码快速登录功能,用户首次绑定后无需重复验证即可直接使用车机服务。此外,数字车钥匙支持分享给亲友,通过云端权限管理实现临时授权。
- 车家互联与 IoT 扩展
小米汽车与米家生态深度整合,用户可在车内实时查看家中摄像头画面、控制智能家电。例如,远程启动家中扫地机器人或提前开启热水器。车内还预留物理拓展接口,支持连接小米平板实现后排娱乐屏联动。
三、用户体验:从功能实现到痛点优化
- 用户反馈与迭代
尽管 CarWith 在应用兼容性和操作流畅度上仍有提升空间(如部分用户反馈依赖有线连接、第三方应用适配不足),但 2025 年的 OTA 升级已针对性优化。例如,新增手机互联状态一键使用车载网络功能,用户可在手机设置中快速切换至车机热点,提升网络连接效率。
- 安全与隐私保护
小米车联网采用双向 SSL 认证和SE/TEE 安全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同时,遵循 CCC 车钥匙规范,通过硬件级加密防止密钥泄露。此外,东方通参与制定的车联网安全国家标准(GB/T 45181-2024)将于 2025 年 4 月实施,进一步强化行业安全防护。
四、行业布局:从生态闭环到开放合作
- 小米汽车的战略定位
小米 SU7 作为首款量产车型,通过摩德纳平台实现硬件与软件深度协同,车机启动时间仅需 1.49 秒,OTA 升级最快 3 分钟完成。其 “人车家全生态” 理念不仅吸引小米手机用户,还通过支持无线 CarPlay 兼容苹果设备,扩大用户覆盖。
- 第三方合作与标准制定
小米与方正电机等供应链企业合作,优化电驱系统与车机的协同性能。同时,通过开放 CarIoT 生态,吸引第三方开发者接入,目前已支持 1000 余款米家设备。在行业标准层面,小米参与推动车联网安全检测机制,提升整体行业防护水平。
总结:2025 年小米手车互联的核心价值
小米通过技术深度融合(如 5G、AI、澎湃 OS)、场景创新(车家互联、无感交互)和生态开放(第三方合作、跨平台兼容),构建了 “以用户为中心” 的手车互联体验。尽管在应用生态和第三方适配方面仍需完善,但其在智能化、安全性和生态整合上的突破,已使其成为车联网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未来,随着 5G 车路协同和 AI 大模型的进一步落地,小米有望推动手车互联向更智能、更安全的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