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小米汽车 2025 年的供应链布局、技术合作及行业趋势,以下从核心零部件、智能驾驶、充电网络及行业龙头四个维度梳理相关股票:
一、核心零部件龙头
- 宁德时代(300750.SZ)
- 核心优势: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为小米 SU7 系列提供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2025 年凝聚态电池已量产,能量密度达 400Wh/kg。
- 市场表现:2025 年 4 月股价上涨 4.5%,机构预测其动力电池业务在小米汽车销量增长下将保持 25% 以上增速。
- 汇川技术(300124.SZ)
- 核心优势: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供应商,子公司联合动力为小米 SU7 Max/Pro 提供高性能电机,技术覆盖 800V 高压平台。
- 订单弹性:2025 年小米汽车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台,汇川技术电驱动系统订单占比或超 30%。
- 拓普集团(601689.SH)
- 核心优势:覆盖 IBS(智能刹车)、空气悬架、热管理等核心部件,单车价值量最高达 1.25 万元,适配小米 SU7 及后续车型。
- 技术壁垒:在轻量化材料(如镁合金)和智能底盘领域技术领先,2025 年股价年内涨幅达 4.73%。
- 福耀玻璃(600660.SH)
- 核心优势:全球汽车玻璃龙头,为小米 SU7 提供全景天幕及隔音玻璃,产品毛利率稳定在 35% 以上。
- 行业地位:2025 年新能源汽车玻璃市场份额超 40%,受益于小米高端车型占比提升。
二、智能驾驶与车联网龙头
- 德赛西威(002920.SZ)
- 核心优势:智能座舱及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供应商,为小米 SU7 提供 L2 + 级辅助驾驶系统,2024 年 Q3 营收同比增长 26.7%。
- 技术协同:与小米澎湃 OS 深度整合,适配小米全系车型,2025 年智能驾驶软件订单超 8 亿元。
- 华阳集团(002906.SZ)
- 核心优势:HUD(抬头显示)及智能座舱系统龙头,产品覆盖小米 SU7 及 YU7 系列,2025 年 Q1 营收同比增长 48%。
- 市场潜力:东吴证券评级 “买入”,预计其智能座舱业务在小米汽车智能化升级中占比提升至 25%。
- 凯众股份(603037.SH)
- 核心优势:智能底盘减震元件及线控制动系统供应商,与小米同步开发智能驾驶技术,2025 年订单或翻倍。
- 财务表现:近 5 个交易日股价上涨 5.9%,市值增长 1.86 亿元,机构看好其智能驾驶配套潜力。
三、充电网络与能源生态
- 特锐德(300001.SZ)
- 核心优势:旗下特来电为国内充电桩运营龙头,与小米合作接入超 126 万根充电桩,覆盖 360 座城市及 6221 个服务区。
- 政策红利: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政策,2025 年充电桩新增量或达 6.7 万台,同比增长 34%。
- 万马股份(002276.SZ)
- 核心优势:充电桩设备制造商,与小米汽车合作提供液冷超充技术,单桩功率达 600kW,适配 SU7 Ultra 车型。
- 市场拓展:2025 年计划新增充电桩 2.3 万台,覆盖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充电效率提升 40%。
四、行业趋势与潜力标的
- 固态电池领域
- 宁德时代(300750.SZ):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领先,2025 年量产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达 400Wh/kg,成本较传统电池低 20%。
- 赣锋锂业(002460.SZ):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与德国大众合作装车,2025 年股价上涨 20.98%。
- 轻量化材料
- 祥鑫科技(002965.SZ):电池包结构件及车身冲压件供应商,轻量化产品减重率超 20%,小米订单占比超 20%。
- 南山铝业(600219.SH):汽车铝合金部件龙头,为小米 SU7 提供车身结构件,2025 年产能翻倍至 20 万吨。
- 券商评级与市场预期
- 招商证券:维持小米集团 “强烈推荐” 评级,预计其汽车业务 2025 年扭亏为盈,带动供应链企业业绩增长。
- 中金公司:看好拓普集团(601689.SH)在智能底盘领域的技术壁垒,给予 “跑赢行业” 评级。
风险提示
- 销量不及预期:小米汽车 2025 年交付目标 35 万台需产能持续爬坡,若市场需求疲软或供应链受阻,可能影响供应商业绩。
- 技术路线风险:固态电池、自动驾驶等技术商业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部分企业合作仍处早期阶段。
- 政策波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充电设施标准不统一等政策变化可能影响行业盈利水平。
建议投资者结合小米汽车交付进度、技术迭代及市场情绪,优先关注宁德时代(电池)、汇川技术(电驱动)、德赛西威(智能驾驶)等技术壁垒高、订单确定性强的标的,同时跟踪特锐德(充电网络)、**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 等细分领域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