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的供应商有哪些

2025-05-07 01:32:30  阅读 12 次 评论 0 条

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动态,2025 年小米的供应商体系呈现多元化、全球化布局,覆盖智能手机、汽车、生态链产品等核心领域。以下从不同业务板块梳理其主要供应商及合作亮点:

一、智能手机核心供应链


1. 芯片与半导体


  • 高通(Qualcomm):继续为小米高端机型(如小米 15 Ultra)提供骁龙 8 Gen3 等旗舰处理器,并在 5G 基带、AI 算力方面深化合作。例如,小米 SU7 智能座舱搭载的骁龙 8295 芯片支持车机交互流畅性。
  • 联发科(MediaTek):为中端机型(如 Redmi Note 系列)供应天玑 8300 等芯片,2025 年市场份额预计提升至 35%。
  • 小米自研「玄戒」SoC:采用台积电 4nm 工艺,CPU 为 X3+A715+A510 架构,GPU 为 IMG CXT 48-1536,计划用于中高端机型,提升国产芯片比例。
  • 纳芯微(Analog Devices):模拟芯片供应商,产品覆盖传感器、信号链芯片,2025 年进入小米汽车供应链。
  • 芯原股份(VeriSilicon):通过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为澎湃芯片提供 NPU 设计支持,提升端侧 AI 算力。

2. 显示屏与光学


  • TCL 华星:供应小米 15 系列 2K AMOLED 屏幕,良率追平三星,成本降低 20%。与京东、小米联合开发 Mini LED 技术,计划 5 月推出小米 S Mini LED 电视。
  • 京东方(BOE):为小米汽车智能座舱提供 OLED 屏幕,并参与车载显示方案设计。
  • 索尼(Sony):小米 15 Ultra 主摄采用索尼 LYT900 1 英寸传感器,长焦为 IMX858,前置摄像头由豪威科技(OmniVision)供应。
  • 欧菲光:供应小米 15 Ultra 主摄模组、长焦内对焦模组,超声波指纹芯片及模组。
  • 舜宇光学:联合欧菲光供应摄像头模组,潜望式镜头棱镜组件由水晶光电提供。

3. 电池与能源


  • 宁德时代:为小米 SU7 提供三元锂电池(101kWh),支持 800V 高压快充,2025 年订单量占小米汽车电池采购量的 40%。
  • 比亚迪(弗迪电池):供应磷酸铁锂电池(73.6kWh),用于小米 SU7 标准版及入门车型,成本较三元锂低 15%。
  • 欣旺达:智能手机电池模组主要供应商,2025 年车载 FPC 订单同比增长 120%,用于小米汽车域控制器连接。
  • 德赛电池:为小米 15 Ultra 提供电池模组,支持 6000mAh 大容量设计。
  • 贝特瑞、璞泰来:电池材料供应商,提供介孔碳硅基负极材料,提升小米 15 Ultra 电池能量密度。

4. 其他关键部件


  • 蓝思科技:供应小米 15 系列前后玻璃盖板、中框,单机参与比重超 60%。
  • 立讯精密:连接器组件供应商,并在土耳其建厂为小米提供 FATP 整机组装服务。
  • 富士康、工业富联:承担小米 15 Ultra 等高端机型的代工组装,产能占比约 35%。

二、小米汽车供应链


1. 动力与储能


  • 宁德时代:独家供应小米 SU7 Max 三元锂电池,2025 年 Q1 动力电池订单同比激增 200%。
  • 比亚迪(弗迪电池):为 SU7 标准版提供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 15%,成本再降 10%。
  • 汇川技术:SU7 Max 电驱系统供应商,技术对标特斯拉,2024 年净利润增长 68%。

2. 智能驾驶与座舱


  • 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支持智能座舱多屏交互,算力达 30TOPS。
  • 联测科技: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设备,验证智能驾驶性能。
  • 光庭信息:承接 SU7 智能座舱系统开发,搭载自研 AI 语音交互,2025 年订单超 8 亿元。

3. 底盘与车身


  • 万向钱潮:供应悬架、制动结构件,并切入智能驾驶配套。
  • 模塑科技:参股北汽模塑,供应保险杠等车身装饰件,2025 年营收贡献占比提升至 15%。

4. 热管理与精密制造


  • 奥特佳:独家供应 SU7 热管理系统,空调压缩机市占率国内第一。
  • 津荣天宇:供应电池包与车身结构精密金属部件,良率高于行业均值 15%。

三、生态链与 IoT 产品


1. 智能硬件


  • 全志科技:为小米扫地机器人、无人机、智能音箱提供 R 系列芯片,2024 年营收增长 39.83%。
  • 乐鑫科技:Wi-Fi MCU 芯片供应商,2025 年 AIoT 芯片出货量突破 1 亿颗,40% 用于端侧模型推理。
  • 趣睡科技:小米生态链睡眠领域合作伙伴,智能电动床、AI 智能枕等产品销量增长显著。

2. 半导体与材料


  • 弘信电子:柔性电路板(FPC)核心供应商,解决小米机器人关节布线难题,良率高于行业均值 15%。
  • 汉威科技:气体传感器供应商,用于小米空气净化器、智能家电环境监测。

四、供应链策略与趋势


  1. 国产替代加速:小米 15 Ultra 国产零部件使用比例提升至 65%,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屏幕供应商技术突破,成本较三星低 10%-15%。
  2. 全球化布局:在土耳其、印度等地建厂,与立讯精密、领益智造合作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地缘风险。
  3. 生态链协同:通过小米直供平台覆盖 36047 家零售点,共享供应链资源,提升渠道效率。
  4. 技术合作深化:与 TCL 华星、京东联合开发 Mini LED 技术,与高通、联发科共建芯片研发实验室,缩短产品迭代周期。

五、风险与挑战


  • 供应链波动:全球芯片短缺、地缘政治可能影响高通、三星等国际供应商的交付能力。
  • 自研芯片进展:「玄戒」SoC 量产良率、性能表现需进一步验证,若不及预期可能影响高端机型竞争力。
  • 成本压力:动力电池、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可能压缩毛利率,小米需通过规模化采购与技术降本应对。

如需更详细的供应商名单或特定产品供应链分析,建议参考小米官方财报、行业分析报告或供应链数据库(如 Bloomberg、Gartner)。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9209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