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截至 2025 年的小米历代手机价格及系列解析,结合官方发布数据与市场趋势整理,涵盖数字系列、Redmi 系列、MIX 系列等核心产品线:
一、小米数字系列(旗舰标杆)
价格趋势:从 2011 年的 1999 元起步,到 2025 年突破 4000 元,定位向高端市场延伸,硬件配置与工艺持续升级。
型号 | 发布时间 | 起售价(中国) | 核心配置与亮点 |
---|---|---|---|
小米 1 | 2011 年 8 月 | 1999 元 | 首款双核手机,开启性价比时代 |
小米 2 | 2012 年 8 月 | 1999 元 | 四核处理器,跑分时代代表机型 |
小米 3 | 2013 年 9 月 | 1999 元 | 双平台(Tegra 4 / 骁龙 800),金属机身 |
小米 4 | 2014 年 7 月 | 1999 元 | 奥氏体 304 不锈钢边框,支持 4G 网络 |
小米 5 | 2016 年 2 月 | 1999 元 | 骁龙 820,陶瓷后盖,首次引入快充技术 |
小米 6 | 2017 年 4 月 | 2499 元 | 骁龙 835,四曲面玻璃,“钉子户” 经典机型 |
小米 8 | 2018 年 6 月 | 2699 元 | 屏下指纹,3D 结构光,首款支持 Face ID 的安卓机 |
小米 9 | 2019 年 2 月 | 2999 元 | 骁龙 855,20W 无线快充,“战斗天使” 称号 |
小米 10 | 2020 年 2 月 | 3999 元 | 骁龙 865,1 亿像素主摄,冲击高端市场 |
小米 11 | 2020 年 12 月 | 3999 元 | 骁龙 888,2K 120Hz 屏,哈曼卡顿调音 |
小米 12 | 2021 年 12 月 | 3699 元 | 骁龙 8 Gen1,小屏旗舰,6.28 英寸黄金尺寸 |
小米 13 | 2022 年 12 月 | 3999 元 | 骁龙 8 Gen2,徕卡影像,四窄边直屏 |
小米 14 | 2023 年 10 月 | 3999 元 | 骁龙 8 Gen3,光影猎人 900 传感器,IP68 防水 |
小米 15 | 2024 年 10 月 | 4499 元 | 骁龙 8 至尊版,金沙江电池,龙晶玻璃 2.0 |
小米 15 Ultra | 2025 年 2 月 | 6499 元 | 徕卡四摄,双卫星通信,16GB+1TB 顶配版售价 7999 元 |
关键变化:
- 2020 年:小米 10 系列首次突破 3999 元,搭载高端配置冲击高端市场。
- 2024 年:小米 15 系列起售价涨至 4499 元,告别 “3999 元时代”,主要因芯片成本上升与材料升级。
- 存储差异:以小米 15 为例,12GB+256GB 版 4499 元,16GB+1TB 版 5499 元,顶配版较基础版溢价 23%。
二、Redmi 系列(性价比之王)
价格趋势:保持千元机定位,Note 系列每年迭代,Pro 版本逐步向中端市场渗透。
型号 | 发布时间 | 起售价(中国) | 核心配置与亮点 |
---|---|---|---|
Redmi Note 1 | 2014 年 5 月 | 699 元 | 联发科 MT6592,4.7 英寸屏,双卡双待 |
Redmi Note 4 | 2016 年 8 月 | 899 元 | 联发科 Helio X20,金属机身,支持快充 |
Redmi Note 7 | 2019 年 1 月 | 999 元 | 骁龙 660,4800 万像素主摄,18 个月质保 |
Redmi Note 10 | 2021 年 5 月 | 1099 元 | 天玑 700,90Hz 高刷屏,5000mAh 大电池 |
Redmi Note 12 | 2022 年 10 月 | 1299 元 | 骁龙 4 Gen1,OLED 屏,210Hz 触控采样率 |
Redmi Note 13 | 2023 年 10 月 | 1399 元 | 天玑 7200-Ultra,1 亿像素主摄,IP68 防水 |
Redmi Note 14 | 2024 年 10 月 | 1499 元 | 骁龙 6 Gen2,2K 120Hz 屏,石墨烯散热 |
市场策略:
- Pro 版本:如 Redmi Note 13 Pro(2023 年)起售价 1799 元,搭载天玑 8200-Ultra,冲击中端市场。
- 子品牌独立:2019 年 Redmi 品牌独立后,Note 系列承担走量任务,配置与价格更具竞争力。
三、MIX 系列(探索未来)
价格趋势:从概念机到折叠屏,价格跨度大,MIX Fold 系列定位高端折叠市场。
型号 | 发布时间 | 起售价(中国) | 核心配置与亮点 |
---|---|---|---|
小米 MIX | 2016 年 10 月 | 3499 元 | 全面屏概念机,屏占比 91.3%,全陶瓷机身 |
小米 MIX 2 | 2017 年 9 月 | 3299 元 | 5.99 英寸全面屏,骁龙 835,Unibody 陶瓷工艺 |
小米 MIX 3 | 2018 年 10 月 | 3299 元 | 滑盖全面屏,10W 无线充电,故宫特别版 |
小米 MIX Alpha | 2019 年 9 月 | 19999 元 | 环绕屏设计,屏占比 180.6%,限量发售 |
小米 MIX Fold | 2021 年 3 月 | 9999 元 | 内折式折叠屏,骁龙 888,液态镜头 |
小米 MIX Fold 3 | 2023 年 8 月 | 7999 元 | 轻薄折叠设计,5.26mm 单边厚度,徕卡四摄 |
小米 MIX Fold 4 | 2024 年 8 月 | 8999 元 | 龙晶玻璃 3.0,120Hz 内外屏,卫星通信 |
技术突破:
- MIX Alpha:2019 年推出的环绕屏手机,定价 19999 元,象征技术探索而非量产。
- 折叠屏迭代:MIX Fold 系列从 9999 元降至 7999 元,推动折叠屏普及。
四、其他核心系列
- Civi 系列(潮流设计):
- 小米 Civi 4 Pro(2025 年):2999 元起,徕卡 Summilux 镜头,全等深微曲屏。
- POCO 系列(性能特化):
- POCO F5(2023 年):1999 元起,骁龙 8+ Gen1,120Hz AMOLED 屏。
- Note 系列(大屏长续航):
- 小米 Note 12 Turbo(2023 年):1699 元起,骁龙 7+ Gen2,无塑料支架设计。
五、价格趋势与市场分析
- 数字系列涨价逻辑:
- 芯片成本:骁龙 8 Gen4 较前代涨价 25%-30%,推动小米 15 系列起售价上涨。
- 高端化战略:雷军宣布小米 14 为最后一款 3999 元起售机型,未来专注高端市场。
- Redmi 性价比坚守:
- Note 系列通过供应链优化维持低价,如 Redmi Note 14 仍以 1499 元起售,配置升级但价格涨幅控制在 7%。
- 折叠屏市场下沉:
- MIX Fold 3 起售价 7999 元,较初代 MIX Fold 降价 20%,推动折叠屏进入主流市场。
六、选购建议
- 预算有限:Redmi Note 14(1499 元)或 POCO F5(1999 元),兼顾性能与价格。
- 旗舰体验:小米 15(4499 元)或小米 15 Ultra(6499 元),适合追求顶级配置的用户。
- 尝鲜折叠屏:MIX Fold 4(8999 元),轻薄设计与旗舰配置的平衡选择。
如需更详细型号对比或特定机型评测,可提供具体需求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