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动态,2025 年小米家电的代工厂布局呈现多元化与自主化并行的特点,不同品类的产品由不同代工厂负责,同时小米自建工厂的产能逐步释放。以下是主要产品线的代工厂信息及供应链动态:
一、空调:自产与代工双轨制
1. 自建工厂(武汉光谷智能家电工厂)
- 产能规划:一期项目聚焦空调生产,2025 年 11 月投产,2026 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年产能预计 600 万台。
- 技术整合:融合小米手机和汽车工厂的智能制造技术,引入 AI 大模型和大数据技术,实现 “研发 - 测试 - 生产” 闭环。
- 战略意义:标志着小米从代工模式向 “自研自产” 转型,强化供应链控制力,降低对外部代工厂的依赖。
2. 主要代工厂:长虹美菱
- 合作背景:长虹美菱(000521.SZ)作为小米空调的长期代工方,2024 年仍承担主要产能,代工比例约占 70%。
- 未来趋势:2025 年小米自建工厂投产后,长虹仍将保留部分代工份额,形成 “自产 + 长虹代工” 的双轨制模式,以满足市场需求。
3. 其他潜在合作方
- TCL:曾与小米合作生产空调压缩机,但 2025 年公开信息中未明确提及深度合作。
二、冰箱:多代工厂协同生产
1. 主要代工厂
- 台州卧龙福美达:负责冰箱外壳制造,具备现代化生产设备,确保产品精度和稳定性。
- 东莞英属塘科技:承担冰箱内部电子硬件和控制板的生产,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 上海世铭金阁:供应压缩机和散热器等核心部件,拥有国际领先的生产线。
- 广东佛山工厂:整机代工工厂,年产能 70 万台,采用自动化技术和严格质检流程。
2. 供应链特点
- 分散化:小米冰箱通过多家代工厂协同生产,降低单一供应商风险,同时整合不同企业的技术优势。
三、洗衣机:宁波吉德电器主导
1. 代工厂:宁波吉德电器
- 核心地位:吉德电器是小米洗衣机的主要代工方,其旗下子品牌 “小吉” 与小米生态链深度绑定,代工比例超过 80%。
- 技术优势:吉德在洗衣机领域拥有 30 余年经验,生产线覆盖滚筒、波轮等品类,满足小米对品质和成本的要求。
2. 合作模式
- ODM 模式:吉德不仅代工生产,还参与产品设计和技术优化,例如与小米联合开发智能控制功能。
四、智能电视:多品牌协同代工
1. 主要代工厂
- 富士康:小米电视的长期合作伙伴,代工小米电视 4、4A、4S 等系列,产能稳定。
- 夏普:提供高端屏幕技术,支持 Mini LED 等前沿显示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 TCL 华星:与小米在智能显示领域深度合作,供应高分辨率屏幕,2025 年联合推出小米 S Mini LED 电视。
- 海信、京东方:分别提供整机代工和屏幕技术支持,满足不同价位段需求。
2. 技术合作
- Mini LED 技术:小米与 TCL 华星合作,加速该技术在电视产品中的应用,提升画质和能效。
五、小家电:生态链企业主导
1. 德尔玛
- 代工产品:加湿器、吸尘器、除螨仪、养生壶等,2025 年仍为小米提供米家定制产品。
- 合作模式:德尔玛通过精益生产和智能化升级,帮助小米实现高性价比和快速迭代。
2. 其他生态链企业
- 云米:代工净水器等产品,2025 年延续原有合作模式。
- 智米:负责空调、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部分产能由外部代工厂支持。
六、供应链战略:自建与代工互补
1. 自建工厂的意义
- 技术闭环:武汉智能家电工厂实现 “设计 - 研发 - 生产” 一体化,提升核心技术掌控力。
- 成本优化:自建产能降低代工依赖,预计 2026 年大规模投产后,空调等产品成本可下降 10%-15%。
2. 代工模式的持续性
- 风险分散:对于产能波动大、技术门槛较低的品类(如小家电),代工模式仍为主要选择。
- 生态协同:与长虹、吉德等代工厂的合作,帮助小米快速拓展海外市场(如东南亚)。
总结
2025 年小米家电的代工厂布局呈现 “核心品类自建 + 非核心品类代工” 的特点:
- 空调:武汉工厂逐步投产,长虹仍为重要代工方。
- 冰箱:多代工厂协同生产,分散供应链风险。
- 洗衣机:宁波吉德主导,生态链深度整合。
- 电视:富士康、夏普、TCL 华星等多品牌合作,技术驱动高端化。
- 小家电:德尔玛、云米等生态链企业代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小米通过自建工厂与代工模式的互补,既强化了供应链控制力,又保持了灵活性,为其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