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 SU7 系列在延续高性能基因的基础上,通过版本细分和技术迭代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2025 年小米 SU7 核心版本及配置
1. 基础版(标准版 / Pro 版 / Max 版)
- 定位:面向主流消费市场,延续 2024 款核心配置。
- 动力与续航:
- 标准版: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 210kW,CLTC 续航 550km。
- Pro 版: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 240kW,CLTC 续航 680km。
- Max 版: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400kW,CLTC 续航 780km。
- 智能驾驶:
- Xiaomi Pilot Pro(标准版):支持高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
- Xiaomi Pilot Max(Pro/Max 版):新增激光雷达,支持城市 NOA(无图领航)、端到端全场景辅助驾驶(车位到车位自动化)。
- 价格:21.59 万 - 29.99 万元。
- 新增亮点:2025 年 1 月推出限定璀璨洋红特别版,新增 9000 元选装包,包含同色轮毂、内饰配色及 Nappa 真皮座椅。
2. 旗舰版:SU7 Ultra
- 定位:性能旗舰,主打赛道级体验。
- 动力与续航:
- 三电机四驱系统:前 V6s 电机(275kW)+ 后双 V8s 电机(425kW×2),总功率 1138kW,峰值扭矩 1770N・m,0-100km/h 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
- 电池: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93.7kWh),CLTC 续航 630km,支持 480kW 超充(10%-80% 充电仅需 10 分钟)。
- 智能驾驶:
- Xiaomi Pilot Ultra:配备 3 颗激光雷达、12 颗摄像头、2 颗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支持无图城市 NOA、自动变道、障碍物绕行等。
- 价格:标准版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含赛道套件、防滚架、两座设计)。
- 市场表现:2025 年 2 月上市后,单月订单破 1.9 万台,顶配版占比 25%。
二、技术升级与用户体验
1. 智能驾驶系统迭代
- 功能优化:
- 端到端全场景辅助驾驶:覆盖车位到车位的全流程自动化,支持 ETC 通行、环岛处理、自动泊车等。
- 无图城市 NOA:通过视觉大模型实现全国范围城市道路领航,无需高精地图。
- 命名规范:将 “智驾” 统一更名为 “辅助驾驶”,强调 L2 级功能边界,规避用户误解。
2. 固态电池布局
- 技术路线:与清陶能源合作开发硫化物固态电池,2025 年测试车型采用半固态方案(电解液含量<10%),能量密度 400Wh/kg,CLTC 续航 1100km,计划 2027 年量产全固态电池。
- 量产车型:2025 年 SU7 Ultra 仍搭载液态电解质麒麟电池,固态电池版本尚未开放预订。
3. 性能与操控
- 底盘调校:SU7 Ultra 采用双腔空气悬架、主动式后轮转向,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 2 分 09 秒 944,刷新量产车纪录。
- 赛道化设计:纽北限量版配备碳纤维前舱盖、21 英寸倍耐力 P Zero 轮胎、陶瓷通风盘式刹车,下压力提升至 285kg。
三、市场策略与用户权益
1. 产能与交付
- 产能目标:2025 年冲击全年交付 35 万辆,SU7 Ultra 产能爬坡后月均交付超 2 万辆。
- 交付周期:基础版订单需等待 6-8 个月,Ultra 版因产能限制交付周期延长至 10 个月。
2. 限时购车权益
- 2025 年 5 月政策:下定用户可获赠价值 8000 元 Nappa 真皮座椅、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
- 改配服务:SU7 Ultra 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更改轮毂、内饰等配置,但需重新排队交付。
3. 市场反馈
- 销量逆势增长:2025 年 3 月因高速碰撞事故引发舆论争议,但订单量不降反增,单周锁单量突破 1.9 万份,消费者对技术透明度和产品力认可度提升。
- 用户画像:SU7 Ultra 车主中 50% 来自 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女性占比 20%,租赁市场单日租金达 1500-3000 元,比肩超跑。
四、总结:2025 年小米 SU7 的核心竞争力
- 技术壁垒:三电机系统、800V 高压平台、端到端辅助驾驶构建性能与智能双重优势。
- 生态协同:与米家设备深度联动,支持手机无感控车、家居互联,形成差异化体验。
- 价格策略:基础版 21.59 万元起,Ultra 版 52.99 万元对标 BBA 中高端车型,性价比突出。
- 市场挑战:产能瓶颈、固态电池量产进度、智能驾驶法规适应性仍需持续优化。
如需了解具体版本的配置对比或试驾体验,可进一步提供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