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的小米 SU7 在声浪设计上确实实现了车外可感知的效果,但其功能实现与车型配置、驾驶模式及法规限制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车外声浪的硬件基础与功能实现
小米 SU7 的声浪系统并非依赖传统燃油车的物理引擎发声,而是通过车尾外置扬声器和模拟声浪算法实现。根据,2025 款小米 SU7 Ultra(顶配版本)在车尾配备了40W 外置扬声器,支持运动声浪外放功能。这意味着当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或加速状态时,车外行人或其他车辆能够清晰听到模拟的引擎轰鸣声。
此外,小米为 SU7 提供了三种声浪风格:
- 电音模式:以电子合成音效营造未来感;
- 经典模式:复刻 V8 燃油发动机的浑厚声浪;
- 科幻模式:基于小米 V8s 超级电机的声学特性设计。
这些声浪通过实时采集车辆加速踏板开度、电机转速等 12 项参数,经自研算法生成声波,延迟控制在 20 毫秒以内,确保声浪与驾驶动作同步。
二、不同配置版本的功能差异
车外声浪功能并非全系标配,而是与扬声器配置直接相关:
- SU7 Ultra(顶配版):
- 标配25 扬声器系统(含车尾 40W 外置扬声器),支持车内外声浪同步外放。
- 声浪系统覆盖 “运动”“运动 +”“弹射模式” 等多种驾驶场景,用户可通过中控屏或语音指令自由切换。
- 标准版与 Pro 版:
- 标配10 扬声器,需额外支付 6000 元选装25 扬声器系统才能解锁车外声浪功能。
- 选装后,声浪效果与顶配版一致,但音浪强度可能因硬件功率差异略逊一筹。
三、法规限制与实际使用场景
- 低速提示音的强制性:
- 根据中国法规(GB7258-2017),电动车在 ** 低速行驶(≤20km/h)** 时必须发出提示音。小米 SU7 的声浪系统在低速时会自动切换为合规的提示音,避免与法规冲突。
- 高速行驶时(>20km/h),声浪系统可根据用户选择开启,且音量控制在70 分贝以下,符合城市道路噪音标准。
- 用户使用习惯与争议:
- 交付初期数据显示,91% 的车主曾开启声浪功能,但两周后使用率降至 47%,主要因担心扰民。
- 部分用户反馈,车外声浪在夜间或居民区可能引发投诉,因此小米在系统设置中提供了独立开关,允许用户根据场景灵活控制。
四、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
- 晕车缓解功能:
- 小米宣称声浪系统通过动态频率调节,可降低 30% 晕车概率。原理是通过声音频率变化匹配车辆运动状态,减少内耳与视觉的感知冲突。
- 但北京协和医院实验显示,该功能仅对23% 的前庭敏感人群有效,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听觉依赖。
- 软件更新与功能优化:
- 2025 年 5 月的系统更新(HyperOS 1.7.0)优化了声浪延迟问题,并新增赛道圈速考核机制,需在指定赛道达成圈速成绩才能解锁最大功率。
- 未来可能通过 OTA 增加更多声浪风格或自定义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五、与竞品的对比分析
品牌 / 车型 | 声浪实现方式 | 车外声浪支持 | 声浪风格数量 | 特色功能 |
---|---|---|---|---|
小米 SU7 Ultra | 外置扬声器 + 算法模拟 | 支持 | 3 种 | 晕车缓解、声光电联动 |
特斯拉 Model S | 车内音响模拟 | 不支持 | 无 | 无 |
保时捷 Taycan | 车内音响模拟 | 不支持 | 1 种 | 无 |
蔚来 ET7 | 车内音响模拟 | 不支持 | 无 | 无 |
从对比来看,小米 SU7 Ultra 是目前少数支持车外声浪外放的电动车之一,其功能丰富度和硬件配置在同级竞品中具有显著优势。
总结
2025 年的小米 SU7 能否在车外听见声浪,取决于以下条件:
- 车型配置:需为 SU7 Ultra 或选装 25 扬声器的版本;
- 驾驶模式:需开启运动模式或手动激活声浪功能;
- 法规场景:低速时(≤20km/h)仅播放合规提示音,高速时可自由控制。
对于追求驾驶乐趣或燃油车情怀的用户,小米 SU7 的声浪系统提供了独特的体验;但对于注重静谧性的用户,也可通过设置完全关闭该功能。这一设计在电动车同质化竞争中展现了差异化创新,同时兼顾了法规合规性与用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