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su7撞车事故

2025-05-10 13:07:29  阅读 6 次 评论 0 条

2025 年小米 SU7 发生了两起较为引人关注的撞车事故,以下是这两起事故的相关情况:

1・6 宁波小米 SU7 与电动自行车碰撞事故


  • 事故经过:2025 年 1 月 6 日 13 时 11 分许,在宁波市鄞州区四明西路与钟公庙路口附近,小米门店销售人员驾驶试驾车带用户体验试乘 / 试驾,途中开启了运动 + 和 boost 模式,但未使用 + 和 boost 模式,但未使用弹射模式,也未超速。在行驶过程中,与一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受伤。
  • 后续处理:销售人员第一时间拨打 120 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1 月 7 日晚间,小米汽车发布消息称会全力响应并配合交管部门对该事故进行勘查与分析,也将协助伤者家属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3・29 安徽德上高速小米 SU7 碰撞爆燃事故


  • 事故经过:2025 年 3 月 29 日 22 时 44 分,一辆小米 SU7 标准版在安徽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事发前车辆处于 NOA 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 116km/h 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但车辆最终仍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 97km/h。碰撞后车辆起火爆炸,车上三名乘员不幸死亡。
  • 争议焦点

    • NOA 系统预警不足:在碰撞发生前,系统仅仅提前 2 秒发出警报,远低于国家标准建议的 10 秒接管时间,且减速幅度不够。小米 SU7 标准版的纯视觉方案在夜间施工路段存在识别上的盲区,激光雷达的减配被指会影响感知能力。
    • 电池安全神话破灭:雷军曾宣称 SU7 电池采用了 “14 层物理防护”,但在这次事故中,水泥桩直接击穿了底部,导致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倒置电芯的设计没能有效地泄压,起火后 30 秒内就失控,远超逃生时间。
    • 应急机制失效:隐藏式的机械拉手位于车门储物格的下方,车身变形后很难操作。国家标准没有强制要求碰撞后自动解锁车门,而且低压系统断电与车门解锁指令存在 430 毫秒的延迟,加大了逃生难度。

  • 后续处理:事故发生后,小米公司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同时报警、呼叫 120 急救服务。警方随即抵达现场全面介入调查,小米公司也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赶赴铜陵配合调查、取证等工作,并依法向警方提交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小米创始人雷军通过微博承诺配合调查,不会回避任何问题。

目前,这两起事故中,宁波事故在小米汽车配合下,相关调查和处理在按流程进行;安徽德上高速事故,警方和小米公司仍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以明确事故的具体原因和责任归属等。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9264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