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车载移动充电桩在技术、市场等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技术发展
- 高功率快充:如国网北京电力在高速服务区试点应用的遥控移动充电车,具备 60 千瓦直流快充功能,约 30 分钟可将电动汽车电量从 5%提高到 50%左右。鲸充新能源为荷兰运营商客户定制的欧标移动直流充电机,功率最高可达 40kW,同时兼容 7kW、20kW、30kW,功率灵活可调配。
- 智能化与便捷化:随着技术进步,车载移动充电桩更加智能化,部分产品可能具备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匹配充电功率等功能,还能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现远程控制、预约充电、查看充电状态等,方便用户使用。如鲸充的欧标移动直流充电机,配备 4.3 寸彩色触摸屏,可直观显示充电状态、故障诊断等情况,还支持多种语言,方便不同地区用户操作。
- 集成化与轻量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车载环境,充电桩在设计上朝着集成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将充电模块、控制电路等集成在一起,减少体积和重量,便于携带和安装。
- 安全性能提升:各厂家更加注重充电桩的安全性能,采用多重安全保护措施,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漏电保护等,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例如鲸充的欧标移动直流充电机,防护等级达到 IP54,具备十重防护机制,无论是室内家用还是户外商用都能放心使用。
市场情况
- 需求增长: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于便捷充电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车载移动充电桩作为一种灵活的充电设备,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
- 竞争加剧:市场需求的增长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参与,包括传统的充电桩制造商、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及一些科技公司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 应用场景拓展:车载移动充电桩不仅在家庭、停车场等常规场景中得到应用,还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偏远地区等场景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应急充电和便捷充电服务。例如,国网北京电力在 2025 年春运期间,在京藏高速百葛服务区和京哈高速田家府服务区各配备了 1 辆移动充电车,为车主提供紧急充电服务。
专利创新
- 设计优化:2025 年有多项关于车载移动充电桩的专利出现,如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取得的悬臂式移动充电桩专利,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充电桩位置可根据汽车位置进行调节,不占用地面空间,提高了使用便捷性。贵州华龙智能发展有限公司的多车位共用可移动式充电桩专利,通过设置导向组件保证充电桩移动稳定性,设置收放组件减少线缆剐蹭损坏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