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 SU7 Pro 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已完成多次技术迭代并开启交付。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综合解析:
一、核心配置与性能
- 动力系统
2025 款 SU7 Pro 搭载宁德时代新一代 “麒麟电池”,容量提升至 94.3kWh,CLTC 续航达 83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平台,配合小米自建超充桩,充电 10 分钟可补能 400 公里。后驱单电机最大功率 220kW,零百加速 5.7 秒,极速 210km/h,兼顾日常通勤与高速驾驶需求。
- 智能驾驶
升级至 Xiaomi Pilot 3.0 系统,配备 1 颗激光雷达、11 颗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及 12 颗超声波雷达,算力达 508TOPS。支持高速 NOA、城市 NOA(部分城市试点)及端到端代客泊车,最高巡航速度 23km/h。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需待国内法规开放后通过 OTA 解锁。
- 智能座舱
搭载澎湃 OS 车机系统,支持多设备无缝互联(手机、平板、智能家居),AI 语音助手 “小爱同学” 可识别复杂指令(如 “打开车窗 30% 并导航到充电站”)。标配 15.6 英寸中控屏、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及 HUD 抬头显示,高配可选 Nappa 真皮座椅、车载冰箱等豪华配置。
二、价格与交付
- 售价:2025 款 SU7 Pro 起售价 24.59 万元,选装 20 英寸轮毂、Nappa 真皮座椅等配置后约 25.99 万元。
- 交付进度:原计划 2025 年 Q3 交付,但受产能影响,排期已拉长至 11 个月,部分用户需等待至 2026 年春节。小米官方承诺全年交付目标 30 万台,并全力提升产能。
三、竞品对比与市场定位
SU7 Pro 主要对标特斯拉 Model 3 后驱版(23.55 万元)、蔚来 ET5(29.8 万元起)及极氪 007 智驾版(24.59 万元)。与竞品相比:
- 续航优势:CLTC 830 公里续航远超 Model 3(606 公里)和极氪 007(870 公里)。
- 智能驾驶:硬件配置优于 Model 3 纯视觉方案,与蔚来 ET5 的 Aquila 超感系统接近,但城市 NOA 功能仍处试点阶段。
- 生态整合:小米智能家居联动、UWB 数字钥匙等功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四、用户反馈与安全性能
- 实际体验
车主反馈 SU7 Pro 的底盘调校兼顾运动与舒适,CDC 电磁悬架对颠簸过滤细腻;高速 NOA 超车果断,但施工路段需人工接管。市区通勤电耗约 15.3kWh/100km,高速巡航升至 18.6kWh/100km,续航达成率约 88%。
- 安全表现
2024 年 12 月坠崖事故中,SU7 Pro 的 “铠甲笼式车身”(2000MPa 热成型钢占比 32%)、七气囊系统及电池防护技术(CTB 一体化电池包抗压 500kN)保障乘员安全,事故后订单激增 30%。但 2025 年 3 月安徽高速事故暴露电池防护短板,小米承诺进一步优化。
五、未来升级与技术展望
- 固态电池
小米计划 2025 年 Q4 推出搭载麒麟 5.0 固态电池的 SU7 Pro + 版本,CLTC 续航突破 1200 公里,快充 12 分钟补能 500 公里。 - 智能驾驶
下一代 Xiaomi Pilot 4.0 将引入 4D 毫米波雷达,实现厘米级障碍物识别,计划 2026 年装车。 - 生态扩展
小米超充网络 2025 年目标建成 500 + 座超充站,重点覆盖一线城市及高速服务区,峰值功率 600kW。
总结
2025 款小米 SU7 Pro 凭借长续航、高阶智驾及生态整合能力,在 25 万元级纯电轿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尽管面临产能压力和安全争议,其技术迭代速度与用户口碑仍具竞争力。若追求极致性能,可等待搭载固态电池的 Pro + 版本;若注重性价比,现款 Pro 版的综合表现已足够亮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