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蔚来和小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有一定的地位,但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地说它们是或不是一个档次,以下是两者的对比:
- 销量方面:
- 蔚来:2025 年 1-4 月,蔚来汽车销量完成率为 15%(6.6 万辆 / 44 万辆目标),其承载走量使命的乐道品牌自 2024 年 12 月交付破万后持续下滑,2 月仅 4049 辆,而定位微型车的萤火虫首款车型直至 4 月底才开启交付,短期内难补销量缺口。同时,蔚来主品牌全年无新品投放,依赖 ET5、ES6 等老款车型支撑,4 月单车型均价跌破 30 万元,品牌溢价能力遭稀释。
- 小米:2025 年 1-4 月,小米汽车以 29.7%(10.4 万辆 / 35 万辆)的完成率位居已公布年度目标的新势力车企前列,延续 “爆款单品” 策略,首款车型 SU7 凭借 “米家生态 + 性价比” 标签,前四月累计订单突破 15 万辆,以 25-30 万元纯电市场 18% 的占有率稳坐新势力单品销冠,随着年中第二款车型 SUV YU7 的上市,小米计划通过 “轿车 + SUV” 双产品线覆盖 20-35 万元主流市场,目标下半年月均交付突破 3 万辆。
- 财务方面:
- 蔚来:2024 年前三季度,蔚来归母净利润为 - 152.9 亿元,亏损压力较大,其高端市场定位虽巩固了品牌,但尚未解决盈利问题。
- 小米:小米汽车成长迅速,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虽然仍处于净亏损状态,但在产品毛利率方面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控制力。
- 技术方面:
- 蔚来:在高端电动车制造和用户体验上下功夫,换电模式独具特色,建设的换电站网络能够极大便利用户,但高投入的换电模式也带来较大成本负担。
- 小米: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领域表现突出,特别是在与家电、手机的互联系统上展现出独特优势,依托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生态优势,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 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方面:
- 蔚来:定位高端市场,通过蔚来、乐道和萤火虫三个品牌,分别锚定高端市场、家庭市场与个性化市场,试图覆盖不同细分市场。通过高端定位和优质服务打造了强烈的用户归属感,但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升销量和盈利的挑战。
- 小米:借助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认知度和性价比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以高性价比、智能互联快速抢占市场,走的是 “爆款单品” 路线,逐步扩大市场覆盖面。
综上所述,蔚来和小米在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技术路线以及市场表现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很难简单地将它们归为同一档次或不同档次。如果更注重高端体验、换电服务和品牌形象,蔚来可能更合适;如果追求智能生态融合和性价比,小米则更具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