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可获取的信息,“一米汽车” 并非广为人知的汽车品牌,相关搜索结果主要指向汽车服务公司或零部件企业,例如四川一米好车、广州一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销售、租赁、维修等业务。若您实际关注的是小米汽车(可能存在名称混淆),以下是其 2025 年的核心动态:
一、销量表现与市场布局
- 销量强势增长:2025 年 1 月,小米汽车销量表现突出,尤其是小米 SU7 单月售出 22,897 辆,在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占据市场前列。尽管面临产能压力,2025 年全年交付目标已上调至 35 万辆,较原计划增加 5 万辆。
- 市场扩展策略:小米汽车在全国已布局 200 家门店,并计划新增 16 家门店,重点覆盖呼和浩特、洛阳等新城市,同时配套 29 家服务中心以强化售后服务。在海外市场,小米以 SU7 Ultra 试水欧洲高端市场,并计划通过本地化合作进入东南亚市场。
二、新车型发布与技术突破
- SU7 Ultra 与 YU7 双车战略:
- SU7 Ultra:定位 “地表最强四门跑车”,搭载三电机系统,最大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 1.97 秒,续航超 600 公里,预售价 81.49 万元,发布后 2 小时订单突破 1 万台。
- YU7(小米御 7):中大型纯电 SUV,车长 4999mm,轴距 3000mm,提供单电机(235kW)与双电机(220kW+288kW)版本,支持 800V 高压快充,5 分钟补能 150 公里,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目标抢占理想 L7、问界 M7 等竞品市场份额。
- 技术创新:
- 智能驾驶:小米汽车推出 XiaomiPilotPro 和 XiaomiHAD 系统,支持 “车位到车位” 的端到端辅助驾驶,覆盖高速、城市道路与泊车场景,并计划年内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功能。
- 续航与充电:小米 YU7 新增 835 公里续航版本,SU7 Ultra 搭载三元锂电池,续航表现优异。
三、产能与供应链
- 产能提升:小米汽车北京工厂已实施双班生产,日产量达 950 辆,二期工厂规划年产能 15 万辆,计划 2025 年完工投产,以应对订单需求。
- 供应链管理:依托消费电子领域的经验,小米优化供应链流程,自研大压铸集群(9100t)及 “泰坦合金” 材料,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四、行业影响与挑战
- 市场地位:小米汽车在 30 万元以上高端市场逐步崛起,2025 年一季度销量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增长潜力被业界看好。其技术平权战略和生态整合能力(如 “人车家全生态” 互联)成为差异化竞争优势。
- 挑战与应对:小米需解决供应链韧性、品牌高端化认可度及盈利平衡等问题。通过规模化采购、成本控制及软件服务(如自动驾驶订阅)探索长期盈利模式。
若您确实关注 “一米汽车”,建议核实品牌名称的准确性。目前公开信息中,该名称主要关联汽车服务企业,与整车制造无直接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