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开滴滴电车是有可能赚钱的,但收入情况因人而异,具体分析如下:
有利因素
- 成本优势
- 能耗成本低:电动车每公里电费约0.3元,相比燃油车每公里0.6-0.8元的油费,能耗成本大幅降低。
- 保养费用省:电动车的保养相对简单,主要检查动力系统、灯光、刹车等,保养周期通常是一年或行驶一万公里,每次保养费用约500元,相比燃油车费用较低。
- 政策优势
- 无燃油车限行困扰:上海对新能源汽车有诸多政策支持,如不限行等,这使得滴滴电车司机在运营时间和接单范围上更具优势,能接到更多单子。
- 符合准入标准:上海要求网约车必须满足新能源车标准(续航≥400公里、电池年检合格),电车天然符合这一政策要求。
- 市场需求大: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口众多,商务活动频繁,旅游资源丰富,人们的出行需求旺盛,尤其是在早晚高峰、节假日以及机场、火车站、商务区、旅游景点等区域,对网约车的需求持续稳定,为滴滴电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不利因素
- 平台抽成:滴滴平台抽成比例普遍在20%-30%,部分拼车单、特惠单抽成可能达30%-50%,这大大压缩了司机的利润空间。
- 竞争激烈
- 同行竞争:上海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大量司机涌入,导致每个司机平均接单量受到影响。据职友集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公司滴滴网约车司机招聘职位仅占上海新能源汽车公司的0.019%,岗位竞争激烈。
- 其他交通方式竞争:上海公共交通系统发达,地铁、公交网络覆盖广泛,还有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出行需求。
- 充电问题
- 充电桩布局不均:尽管上海充电桩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仍存在布局不均衡的情况,部分区域充电桩难找,在充电高峰期还可能需要排队,这会浪费司机的运营时间,影响接单效率。
- 充电时间长:与燃油车加油相比,电动车充电时间较长,快充一般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慢充则需要数小时,这可能导致司机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等待充电。
根据行业经验,如果是自有新能源车,日均在线15小时以上,月流水可达1.2万-1.5万元,扣除成本后净利润约5000-8000元。如果是租车或贷款买车的司机,成本压力较大,若日均流水低于400元,可能无法覆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