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力发展电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能源安全角度
- 降低石油依赖:我国石油资源相对匮乏,石油进口依存度高,大量依赖进口石油使得我国能源供应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影响。发展电车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降低能源供应风险,将能源来源更多转向电力,而电力来源多样,如煤炭发电、水电、风电、光电等,增强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自主性。
- 应对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地区冲突和紧张局势时有发生,这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或价格大幅波动。发展电车可使我国在面临国际能源危机或供应中断时,有更多的能源应对选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环境保护角度
- 减少尾气排放:传统燃油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电车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尾气排放,能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 助力双碳目标:2020年我国提出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交通领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电车有助于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角度
- 实现换道超车: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我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在电车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在电池技术、充电设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通过大力发展电车,我国有望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实现换道超车,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 带动相关产业:电车产业链涵盖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等多个领域,其发展能带动上下游众多相关产业协同进步,创造大量投资和就业机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还能促使传统汽车产业企业提升技术、优化产品,推动整个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
- 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电车促使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电池技术、电机驱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带动电力电子、通信、物联网等相关科技领域的进步。
经济效益与社会发展角度
- 降低使用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电车的用电成本远低于燃油车,在车辆使用周期内能够节省大量费用,提升了电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推动其市场普及。
- 促进经济增长:电车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如电池材料生产、充电桩建设、售后服务等,促进经济增长。
- 提升国际影响力: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展电车展示了中国对环保的积极态度,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环保话语权。我国电车产业的优势还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