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电动汽车)频繁使用快充后感觉不耐用,主要是因为快充对电池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 电池温度升高:快充时电流较大,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这会产生更多的热量。而较高的温度会加速电池内部活性物质的老化和分解,还会影响电池内部的化学平衡,导致电池容量下降,续航里程缩短。比如,在一些炎热的夏季,频繁快充后,电池性能下降可能会更加明显。
- 锂离子脱嵌与沉积:在快充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快速嵌入负极。当锂离子嵌入速度过快时,可能无法均匀地嵌入负极材料中,而是在负极表面形成锂枝晶。锂枝晶会不断生长,不仅会占据电池内部空间,减少可用的活性物质,还可能刺穿电池内部的隔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进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 电极材料结构变化:快充会使电池电极材料承受更大的应力,导致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长期下来,这种结构变化会使电极材料的活性降低,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下降,表现为电池续航能力变差。例如,正极材料中的过渡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溶解和迁移,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电解液分解:快充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高电压会加速电解液的分解。电解液分解会产生气体和其他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会在电池内部积累,一方面会增加电池内部的压力,另一方面会影响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降低电池的容量和性能。
虽然快充会对电池有一定影响,但偶尔使用快充不会对电池寿命造成严重危害。为了延长电池寿命,建议尽量采用慢充方式,避免频繁快充,同时避免电池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