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涨价后是否买车不划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以下是一些分析:
购车成本方面
- 初始购车成本:电车涨价确实使购买新车时的支出增加。如特斯拉曾一周内三次涨价,单次涨幅高达2万元;比亚迪、小鹏等车企也纷纷涨价,10万元以内的车型普遍涨5000元左右,20万元级的平均涨7500元。
- 后续使用成本
- 能源成本:即便电车涨价,其充电成本通常仍低于燃油车。一般市区通勤的新能源汽车百公里耗电量在12-15度左右,若选择较贵的充电桩,百公里充电费用约30元;普通燃油车按92号汽油每升8.18元,百公里油耗9升计算,费用约73.6元。
- 保养成本:电车机械结构简单,无需像燃油车那样时常更换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等,日常维修保养成本较低。
车辆性能与体验方面
- 驾驶体验:电车通常具有更好的加速性能和较低的噪音振动,能提供更平稳、安静的驾驶感受,对于追求驾驶品质的消费者来说,这是重要的价值体现。
- 智能配置:许多电车在智能化方面投入较多,如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智能互联系统等不断升级,能带来更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
政策与环境方面
- 政策支持:财政部等部门明确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至2027年12月31日止,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购车负担。一些地方还有购车补贴、免费停车、不限行等优惠政策。
- 环保意义:电车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尾气排放,对环境更友好,对于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选择电车符合其价值观。
保值率方面
- 整体情况:一般来说,目前电车的保值率相对燃油车偏低,尤其是一些中低端车型。部分国产电动车五年保值率基本在个位数到20%之间波动。
- 特殊情况:但对于一些品牌影响力大、技术成熟的电车,其保值率可能相对较好。比如特斯拉等品牌的部分车型,在二手市场的认可度较高。
综上所述,如果注重当下购车资金的支出,电车涨价可能会让消费者觉得不划算;但从长期使用成本、驾驶体验、政策优势等综合考虑,对于有购车刚需、特别是经常在城市通勤的消费者来说,电车依然有其性价比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