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碰撞标准主要用于规范和评估电车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内外电车碰撞标准:
国内标准
- GB/T31498-2021《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规定了带有B级电压电路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后面碰撞后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于M1类及最大设计总质量不大于2500kg的N1类汽车以及多用途货车中带有B级电压电路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正面碰撞;适用于M1、N1类汽车中带有B级电压电路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侧面碰撞和后面碰撞,不适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 GB11551《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主要针对汽车在正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的保护要求做出规定,也适用于电动汽车。规定了车身结构的最低标准,以确保在发生前方碰撞时,车辆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撞击能量,减少乘员受伤,还对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提出要求,确保车辆配备有效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系统,以提供乘员在碰撞中的最大保护。
- GB/T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专门针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要求做出规定。对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在碰撞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做出标准要求,同时要求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的设计和保护措施,以防止高压系统在碰撞中造成电气故障或安全风险。
- GB/T44131-202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车辆结构、高压系统、氢气系统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国外标准
- 美国FMVSS305及FMVSS305a
- FMVSS305:美国交通部发布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规定了车身结构的最低强度标准,以确保在碰撞中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撞击能量;对安全气囊的配置和性能包括部署时机、充气速度和保护范围等作出要求;还要求车门在碰撞发生时能够有效锁定,防止乘员从车内被甩出。
- FMVSS305a: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局(NHTSA)2024年拟制定的标准,将把适用范围扩大到额定车辆总重大于4536千克(10000磅)的重型车辆,对所有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增加安全性能要求,如可充电储能系统(REESS)即动力电池的综合性能和风险缓解要求等。
- 欧洲ECER100:欧洲经济委员会发布的《电动汽车型式认证规则》。规定了车身结构的最低强度标准,以确保车辆在碰撞时的稳固性和保护性;设定了安全气囊的规范,包括气囊的类型、部署方式、充气速度等;对安全带和座椅的配置和性能也做出规定,确保乘员在碰撞中能够有效地受到约束,减少伤害程度。
- 欧洲EURO-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会对车辆进行全面的碰撞测试评估,包括成人保护、儿童保护、安全辅助等方面,根据测试成绩给予车辆不同的星级安全认证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