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目前较少使用电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技术层面
- 电池技术限制
- 能量密度不足:当前电池能量密度有限,要满足半挂长距离运输所需电量,需装载大量电池,如电动6X4重卡牵引车电池重量常达3吨多,这既增加车身自重,又减少了有效载货量,还会因车身过重增加耗电量。
- 续航里程受限:一般电动重卡续航里程难以满足半挂中长途运输需求,即使部分号称续航较长的车型,实际受路况、载重、气候等因素影响,续航会大打折扣。
- 充电技术问题
- 充电速度慢:电动半挂采用慢充需数小时,快充近一小时且损害电池,与燃油车几分钟加满油相比,效率极低,严重影响运输时效性。
- 充电设施不完善:高速公路等主要运输路线上充电桩数量少,布局不合理,很多服务区充电桩无法满足电动重卡双枪充电需求,存在停车位尺寸、雨棚高度不匹配及充电功率不足等问题。
经济层面
- 购车成本高:电动半挂因电池等成本因素,售价比普通燃油半挂车高出不少,如城建渣土车电动重卡购置成本高于燃油车两倍,半挂牵引车氢燃料电池重卡购置成本比燃油车高100余万元,让不少车主望而却步。
- 运营成本考量:虽然电动半挂在电费上可能比燃油车节省,但如果算上因充电等待时间过长导致的司机闲置成本、车辆运营效率降低等因素,综合运营成本并不一定比燃油半挂低。
市场和使用层面
- 使用场景复杂:半挂运输常需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和任务,如偏远地区、山区等,这些地方充电设施更难覆盖,燃油半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强。
- 行业习惯和认知:长期以来,运输行业已习惯使用燃油半挂,对电动半挂的性能、可靠性等存在疑虑,且缺乏大规模应用案例和经验参考,使得车主和运输企业对电动半挂的接受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