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车真的易自燃吗

2025-02-16 00:38:15  阅读 13 次 评论 0 条

新能源电车并非真的容易自燃,整体自燃概率处于较低水平,以下是具体分析:

  • 实际自燃率数据:据央视公开报道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火灾发生率为万分之0.96。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车辆自燃数据,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约为万分之0.44。而据美国汽车保险工具网站AutoInsuranceEZ的统计数据,每10万辆电动车中仅发生25起火灾,燃油车为1529.9起。
  • 自燃风险因素
    • 电池热管理失控:电池在高温、过度充电或放电等极端条件下容易发生热管理失控。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中,内部化学反应会加剧,导致电池温度急剧上升,进而可能引发自燃。此外,电池管理系统若出现故障,无法实时监控和调节电池状态,也可能导致电池过热而自燃。
    • 电池制造瑕疵:电池在制造过程中若存在质量问题,如内部微短路、材料瑕疵等,都会在使用过程中构成安全隐患。一旦这些瑕疵被触发,就可能引发电池自燃。
    • 电气线路故障:新能源车辆的电气系统复杂,若线路存在短路、漏电等故障,会导致电流异常增大,产生高温,从而可能引发自燃。特别是当车辆遭遇碰撞、挤压等外部因素时,线路可能受损,增加自燃的风险。
    • 外部影响因素:新能源车辆在遭受碰撞、挤压、涉水等外部因素影响时,也可能发生自燃。例如,车辆涉水可能导致电池包底部受损,引发漏电和短路,进而可能引发自燃。

  • 车企安全措施
    • 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优质的电车通常配备有更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更精确地控制电池的每个单元,有效预防过充、过放和过热等问题。
    • 热失控管理措施:高端电车往往会加入多重安全措施,如使用更多阻燃材料、设置隔热层和压力释放机制等,以及在电池包设计中实现更好的热分散,可控制或延缓热失控。
    • 热管理系统升级:高端电车集成的液冷系统或先进的空冷系统,能够在极端温度条件下有效控制电池的温度,确保电池组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从而避免过热问题。
    • 车身设计优化:品质更好的电车会采用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增加了车辆的整体刚性,同时在发生碰撞时,可以更有效地保护电池免受损伤。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1304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