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在近期大概率会延续降价趋势,以下是具体分析:
市场竞争因素
- 头部车企竞争:2025年,特斯拉在2月5日宣布Model3全系车型限时享受8000元保险补贴,并叠加5年0息福利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变相降价近3万元。作为头部车企,特斯拉的降价行为通常会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广汽丰田、小鹏汽车等已跟进推出优惠活动。小鹏汽车推出“0首付+5年0利息”购车优惠,覆盖小鹏X9、小鹏G9、小鹏P7i、小鹏G6车型。
- 中腰部车企竞争:众多中腰部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也在积极降价,如北汽极狐从2月13日起,极狐旗下5系“双子星”阿尔法S5指导价最高直降3.6万元,新阿尔法T5指导价最高直降3.3万元,另享8000元现金优惠。据统计,2025年已有超过40款电车降价20%以上,包括宝马i7、大众ID.6X、红旗E-QM5等主流车型。
成本下降因素
- 电池成本降低: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使得电池成本大幅下降,这为电车整体价格的下调提供了空间。钠电池技术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的成本优势,部分车企能够将成本降低的红利转化为价格上的优惠,以吸引消费者。
- 规模效应与供应链优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车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好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同时,供应链的不断优化也有助于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成本浪费,使车企有更多的降价空间。
消费需求因素
- 燃油车冲击: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燃油车销量已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2025年1月燃油车在新车市场的份额再度回升到接近六成。燃油车的价格大幅下降,如凯美瑞、雅阁等降至12万左右,这给电车市场带来巨大压力,电车企业为保持份额,只能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
- 消费者观望:由于消费者对电车价格波动的担忧,持币观望情绪浓厚。为了刺激消费,车企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促使消费者尽快购车。
政策因素
虽然部分地区有购车补贴等政策,但整体补贴力度相比以前有所减弱,车企为了弥补补贴减少对销量的影响,会通过降价等方式来维持市场竞争力。如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虽已确定,但车企仍在降价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