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并非不愿意造电车,只是在电动化转型上较为谨慎和缓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技术理念与追求:马自达是一个对技术有执着追求的品牌,在涡轮增压盛行时坚持创驰蓝天自吸技术。它认为当前电动车技术还不够成熟,在电池技术、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担心过早大规模投入电动化会影响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希望等到技术更成熟后,让电动车真正实现环保和排放指标,才全力推进电动化。
- 市场需求判断:马自达首席执行官毛笼胜弘认为目前汽车市场需求不稳定,电动汽车发展速度不算高,燃油车仍有很高的市场需求。比如在北美市场,马自达的燃油车销量表现不错,这使它认为没有必要急于全面转向电动化。
- 成本与风险考量: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包括电池技术研发、电动平台建设等。马自达担心大规模投入电动化会带来过高的成本和风险,且考虑到转型电气化将耗费大量研发资金,所以选择与丰田合作,以节省投资成本。
- 品牌基因与特色:马自达以“驾驶乐趣”为品牌核心,担心电动化会削弱其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驾驶质感和操控优势,需要时间去探索如何将品牌特色融入到电动汽车产品中。
不过,马自达也在积极布局电动车领域,具体表现如下:
- 产品规划方面:计划到2030年投入约1.5万亿日元用于电气化转型,将推出7-8款全新纯电动汽车,使电动汽车占整个品牌总产量的30%-40%。2025年-2027年将推出第一批纯电动车型,首款车型可能是跨界车。在中国市场,长安马自达计划2027年前累计投入100亿元人民币,自2024年起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能源车型,2027年实现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90%,年销量达30万辆。
- 技术研发方面:发布了“驭电智行”纯电技术架构,支持“BEV超级纯电”与“REEV无极增程”两种动力模式。还在建设专门的电动车电池生产基地,与松下能源合作,并与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罗姆合作开发用于电动汽车驱动设备的半导体组件,同时也在研发固态电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