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车没什么技术了

2025-02-18 13:50:56  阅读 30 次 评论 0 条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国产电车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突破,以下是具体介绍:
电池技术

  • 能量密度提升:像宁德时代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以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大幅提高了能量密度。例如,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还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解决了续航里程这一关键问题。
  • 制造技术创新:DPPB级趋零缺陷制造技术的应用,使电芯单体缺陷率达到十亿分之一,提升了电池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安全防控升级:气电解耦安全防控技术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降低了热失控等安全风险。
  • 低温加热技术突破:长安深蓝SL03电池有全球首创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手机APP一键启动,在低温环境下能极速加热。

电机和电控技术
  • 动力输出强劲:国产电车的电机能够为车辆提供强大的动力输出,如五菱混动驱动电机扭矩大,动力媲美2.0T发动机。
  • 控制精准高效:电控技术不断进步,实现了对电机的精准控制,确保车辆在各种驾驶条件下都有高性能表现。长安深蓝SL03搭载超集电驱系统效率超95%,电机有与电控“合体”趋势。
  • 集成化程度提高:五菱混动双电机控制器集成度高,效率高且能OTA远程刷写。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
  • 量产和迭代优势:在量产水平和迭代速度上优势明显,比如蔚来ET9搭载的“线控转向”技术获工信部量产许可,打破传统车辆机械束缚。
  • 功能丰富实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发展,像极氪007采用的浩瀚智驾2.0系统支持高速和城区NZP、记忆泊车等功能,能更好地适应国内复杂路况。
  • 智能座舱体验升级:国产电车配备大尺寸高清中控屏、全液晶仪表和HUD抬头显示等,还拥有智能语音助手等功能。如极氪007的AIEva车载智能助手自然语义识别能力达到同级最强。

制造技术
一体化压铸技术取得突破,提高了车辆制造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车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电池和车身一体化设计等技术也展现了国产电车在制造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1649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