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纯电车在市场上给人相对便宜的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成本控制优势
- 垂直一体化供应链:比亚迪拥有从电池、芯片、电机、电控到整车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这避免了向外部供应商采购零部件时的中间环节成本和供应风险,且能更灵活地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安排。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由旗下弗迪电池生产,直接应用于自家纯电车,降低了采购成本。
- 规模效应: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大,2023年汽车全年销量达302.44万辆。大规模生产使企业在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等方面能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和条件,同时也可将研发、管理等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多产品上,降低单车成本。
- 生产方式与成本管理:比亚迪采用“人海战术”,即低成本的人工加半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相比高度自动化产线,这种方式初始投资和更新换代成本低,最大限度利用了我国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工程技术人员资源,降低了造车成本。同时,比亚迪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实施严格的成本管理,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特点
- 实用主义研发理念:比亚迪基于“实用主义”进行研发创新,常采用模仿创新、组合创新,基于多种已验证技术进行微创新,可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如DM混动技术,虽单个技术不算领先,但解决了汽车和电池间大量磨合问题,形成了独特优势。
- 技术路线选择:比亚迪在动力电池上选择了磷酸铁锂路线,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刀片电池。磷酸铁锂材料成本比三元锂低,且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在同等续航下成本降低,还提高了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
市场定位与策略
- 精准市场定位:比亚迪将品牌定位为让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新能源品牌,致力于打造高性价比产品,以价格优势吸引更多中低端市场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
- 以价换量策略:比亚迪通过降低价格来提升销量,依靠大规模销售实现利润增长,以价换量的策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发展。
政策因素支持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如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也使得比亚迪纯电车在市场上的售价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