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对外贸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种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及对应的外贸类型:
- 按货物的移动方向分类:
- 出口贸易: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销售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例如中国的华为将手机、通信设备等产品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
- 进口贸易: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购进商品用于国内生产和消费。比如中国从巴西进口大量的大豆,用于国内的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等领域。
- 过境贸易:指他国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的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比如,哈萨克斯坦的货物通过中国的铁路运输,经中国国境运往朝鲜,对中国来说就涉及过境贸易。
- 按贸易的结算方式分类:
- 现汇贸易:以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等)作为清偿手段的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大部分交易都采用现汇贸易方式,买卖双方通过银行进行货款的结算。
- 记账贸易:又称协定贸易,是指两国政府间签订贸易协定或换货协定,按照记账方法进行结算的贸易。双方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协定规定的商品品种、数量等进行交易,货款不用现汇逐笔结算,而是通过双方指定的银行账户记账,在规定的期限(如一年)进行集中结算。
- 易货贸易: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方式,即直接以货换货。比如,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外汇短缺,会采用易货贸易的方式,用本国的农产品交换对方的工业制成品。
- 按贸易方式分类:
- 一般贸易:在国内购买原材料或零部件,经过生产加工后出口,或者直接从国外进口商品在国内销售的贸易方式。一般贸易需要按照国家的规定缴纳关税和其他税费。例如,国内的服装企业从国外进口高档面料,经过加工制作成服装后出口到欧美市场,就属于一般贸易。
- 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是指由国外客户提供原材料,国内企业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加工,收取加工费;进料加工是指国内企业自行进口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例如,很多沿海地区的电子企业从事来料加工业务,为国外品牌厂商组装电子产品。
- 补偿贸易:是指在信贷的基础上,一方进口机器设备或技术,不用现汇支付,而以产品或劳务分期偿还价款的一种贸易做法。比如,国内的一家企业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然后用该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返销给对方,以产品的价款来偿还设备的货款。
- 寄售贸易:出口商(寄售人)先将货物运往国外,委托当地的代销人(受托人)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在当地市场上代为销售,货物售出后,由代销人扣除佣金和其他费用后,将货款汇交给寄售人的一种贸易方式。
- 按交易对象分类:
- 双边贸易:指两国之间进行的贸易往来。例如中美之间的贸易,两国的企业相互进行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
- 多边贸易: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在多边贸易中,各国之间可以通过签订多边贸易协定,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涵盖了多个亚太国家,这些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就属于多边贸易的范畴。
- 转口贸易: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第三国就是转口贸易国,转口贸易国的企业从生产国进口货物,然后再出口到消费国,从中赚取差价和服务费用。比如,新加坡是一个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很多商品通过新加坡转口到其他国家。